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体外浓缩腹水腹腔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腹水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硬化顽固腹水患者42,腹水经体外浓缩再回输腹腔。比较回输治疗前及治疗后24h、7d体重、腹围、尿量、血浆尿素氮及血浆内毒素水平变化。观察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42腹水浓缩回输后24h、7d与治疗前相比较体重减轻、腹围明显缩小、尿量显著增加、血浆白蛋白升高、血浆尿素氮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治疗总有效率78.57%。发生不良反应33次,但所有症状均较轻且未经特殊处理均可自行缓解。治疗后血浆内毒素水平较治疗前稍升高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可迅速缓解临床症状、体征,并发症轻,操作简便,是治疗难治腹水一种安全、有效且经济方法。

  • 标签: 顽固性腹水 浓缩回输 肝硬化
  • 简介:目的探讨小肠肿瘤误诊误治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042至20082收治6小肠肿瘤患者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总结。结果6小肠肿瘤均行手术治疗。其中5(4小肠腺瘤,1小肠平滑肌瘤)良性肿瘤预后良好;1原发性小肠淋巴瘤于术后2肿瘤复发并转移,死于全身衰竭。结论重视小肠肿瘤发生,选择有效检查手段,可提高小肠肿瘤术前诊断,降低其误诊误治发生率。

  • 标签: 原发性小肠肿瘤 诊断 误诊误治
  • 简介:CYP2D6是一种重要P450系氧化代谢酶,是他莫昔芬在体内代谢成更强抗雌激素作用代谢产物endoxifen重要代谢酶,因此,强代谢乳腺癌患者服用他莫昔芬后引起明显潮热症状,而潮热症状发生与他莫昔芬疗效正相关。除了CYP2D6基因多态可能影响他莫昔芬体内代谢外,帕罗西汀(paroxetine)可竞争抑制CYP2D6对他莫昔芬代谢,使乳腺癌患者对他莫昔芬疗效明显降低。

  • 标签: CYP2D6 基因多态性 他莫昔芬 乳腺癌
  • 简介: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致过敏反应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其预防和处理对策。方法:对6奥沙利铂过敏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1患者自第2周期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无其他不适,1患者在第10周期出现发热症状,并于第15周期出现Ⅱ度过敏反应,2患者主要表现为全身瘙痒、皮疹,1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1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结论:奥沙利铂过敏临床并不罕见,患者出现过敏反应临床表现及严重程度个体差异性较大,部分患者出现严重过敏反应,临床上需引起足够重视。

  • 标签: 奥沙利铂 发热 过敏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CYP2D6基因多态对乳腺癌患者盐酸表柔比星治疗预后影响.方法筛选125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常规酚-氯仿法行全血基因组DNA提取,采用TaqManMGBRT-PCR法进行CYP2D6基因多态检测,利用分析软件确定各个样本基因分结果(C/C:野生,C/T:突变杂合子,T/T:突变型).结果125乳腺癌患者中,野生46(36.8%),突变杂合子55(44.0%),突变型24(19.2%).不同CYP2D6*10基因突变型患者盐酸表柔比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组患者盐酸表柔比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C+C/T组.T/T、C/C和C/T组患者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C/T组患者生存时间短于T/T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最大直径2~5cm、淋巴结转移个数≥4、孕激素受体(+++)、CYP2D6(C/T)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YP2D6*10基因多态与静脉滴注盐酸表柔比星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缩短有相关.

  • 标签: CYP2D6基因 基因多态性 疗效 盐酸表柔比星 乳腺癌
  • 简介:目的探讨Her-2过表达乳腺癌复发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6至20148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6Her-2过表达乳腺癌复发转移患者,分析总结Her-2过表达乳腺癌复发相关因素及分子生物学行为。结果2胸壁局部复发,2锁骨上区域淋巴结转移,2远处器官转移;所有Her-2过表达复发患者术后病理均提示存在淋巴结转移:1-3枚淋巴结阳性2;4-9枚淋巴结阳性2;≥10枚淋巴结阳性2;Ki-67表达〈15%0;15%-50%3,〉50%3。结论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及Ki-67表达强度是Her-2过表达乳腺癌复发重要因素,影响其预后。

  • 标签: HER-2过表达 乳腺癌复发 腋窝淋巴结 KI-67
  • 简介:脑膜瘤男性约占所有颅内肿瘤20%,女性约占38%,其中恶性脑膜瘤约占15%~20%。恶性脑膜瘤是具有良性脑膜瘤特点,又有恶性肿瘤特征,具有生长快、侵袭强等特点,即使给予手术治疗、放、化疗等,肿瘤仍可能会复发。良性和非典型脑膜瘤也会恶变成恶性肿瘤。本文报告1长达6余手术6次,资料保留完整恶性脑膜瘤,诊治过程中体会值得借鉴。

  • 标签: 脑膜瘤 恶性 手术 综合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合并糖尿乳腺癌手术可行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19961至200311,对36合并糖尿乳腺癌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并发皮下积液3,无因手术因素而致糖尿失控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合并糖尿给乳腺癌手术治疗带来了不利因素;强调术前检查血糖,尿糖,尿酮重要;根据血糖水平调节应用胰岛素,从而控制糖尿是手术治疗关键。

  • 标签: 乳腺癌 糖尿病 手术治疗 肿瘤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PHOTOFRIN/DIOMED630PDT光动力治疗系统对恶性肿瘤疗效果.方法:以PHOTOFRIN/DIOMED630PDT系统治疗恶性肿瘤6.结果:完全缓解2,部分缓解4,总有效率100%.结论:以PHOTOFRIN/DIOMED630PDT光动力治疗系统治疗恶性肿瘤,可取得良好局部疗效.

  • 标签: 肿瘤 激光 光动力 PHOTOFRIN
  • 简介:背景与目的:原发性椎管内淋巴瘤十分罕见,研究旨在总结原发椎管内淋巴瘤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手段,以提高对此病认识。方法:对北京天坛神经外科三病房20001至200612收治6经病理证实为椎管内恶性淋巴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56患者中,男性4,女性2,中位年龄38.5岁。4患者首发症状疼痛,平均病程10.9个。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肿瘤位于颈段4,胸段1,骶段1。本组患者均采取显微手术治疗,术中辅以电生理监测,肉眼全切1,近全切除4,大部分切除1,无手术死亡。术后4症状缓解,出院后全部患者均行放射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原发性椎管内淋巴瘤是椎管内罕见肿瘤,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现。椎板切除减压,肿瘤切除.术后辅以局部放疗和全身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预后较好。

  • 标签: 原发性椎管内淋巴瘤 硬膜外 手术 放疗 化疗
  • 简介:背景与目的:鞍区固有的解剖特点使该区肿瘤切除具有相当大难度,本文总结和探讨鞍区拟诊生殖细胞瘤诊断放疗问题.以避免鞍区生殖细胞瘤术后并发症。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6拟诊鞍区生殖细胞瘤患者行局部野诊断放疗,放疗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靶区包括病灶外2cm,常规分割.DT20Gy后复查MRI,根据其结果分别给以继续放疗和手术处理。结果:5患者病灶明显缩小(1/3以上),症状明显改善,临床诊为生殖细胞瘤,继续全脑全脊髓放疗,4行顺铂十足叶乙甙化疗,1行X刀局部推量,5病灶均消失,随访最长2无复发。1患者病灶变化不大,仅仅中心出现坏死,手术后病理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术后继续放疗。6患者均临床痊愈,视力恢复正常,无神经功能障碍,双目失明患者视力恢复,3治疗前有尿崩患者治疗后继续服用少量弥凝,其中1位治疗前有垂体功能低下继续激素替代治疗,其余3位无需服用任何药物。结论:诊断放疗是安全,可作为拒绝或难以耐受手术鞍区拟诊生殖细胞瘤选择之一。

  • 标签: 诊断性放疗 生殖细胞瘤
  • 简介:目的评估糖尿手部坏疽综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共收治糖尿手部坏疽患者11,自发现病变至诊治时间平均为6.2周,术前MHQ评分为61.3±7.5(55-71)分。均接受综合治疗,包括血糖控制、抗炎、清创截肢和术后处理等。结果本组11随访12-18个,平均13.2个。患肢创面均完全愈合,除病变手指外,余指活动正常。术后MHQ评分为84.2±8.9(81-91)分。患侧握力健侧69%-83%。结论糖尿手部坏疽治疗需采用综合手段,在控制血糖及排除手术禁忌证后,应尽早行截指或者清创手术。

  • 标签: 糖尿病并发症 坏疽 糖尿病
  • 简介:背景与目的:颅内血管外膜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HPC)发病率低,临床诊治困难,研究旨在提高对颅内HPC认识。方法:回顾总结6颅内HPC患者临床表现、影像、病理特点以及手术切除和预后情况,并且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患者均行开颅手术治疗,其中全切除4,近全切除2;术后5行放射治疗,1拒绝放疗。术后随访1~10个,尚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颅内HPC生长活跃,血供丰富,尤其是位于大脑镰及矢状窦旁时,因此要明确诊断,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手术切除是最佳治疗手段。应尽量全切,切除范围要广泛.放射治疗是主要辅助治疗手段。

  • 标签: 颅内血管外膜细胞瘤 手术 放疗
  • 简介:目的探讨碱基错配修复基因hMSH2IVS12-6T〉C多态与江苏宜兴人群胃癌易感性之间关系.方法采用分子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552胃癌患者和592年龄(±5岁)、性别相匹配非胃癌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用TaqManMGB(minorgrovebinder)探针对hMSH2IVS12-6T〉C多态进行基因分,分析不同基因与胃癌发生风险关联,通过分层分析探讨年龄、性别、吸烟及饮酒等因素对罹患胃癌影响.结果与hMSH2IVS12-6TT基因相比,TC和CC基因均与胃癌发生风险无显著关联(P=0.882和P=0.569).合并突变基因TC+CC并不显著降低胃癌发生风险(调整OR=0.96,95%CI=0.75~1.23,P=0.756).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吸烟、饮酒、性别、年龄等因素与胃癌发生风险亦无显著关联.结论hMSH2IVS12-6T〉C多态与江苏宜兴人群胃癌发生风险无显著关联.

  • 标签: hMSH2IVS12-6T〉C多态性 基因分型 人群胃癌易感性 胃癌发生风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胃旁路术对合并2糖尿胃癌患者术后血糖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120165在本科室行胃癌根治术联合改良胃旁路术48胃癌合并2糖尿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3、6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BMI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患者术后3、6空腹血糖分别为(6.89±1.15)mmol/L和(5.40±0.62)mmol/L,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术后3、6餐后2h血糖分别为(9.82±1.12)mmol/L和(9.22±1.01)mmol/L,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患者术后3、6HbA1C分别为(7.26±0.46)%及(6.8±0.35)%,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患者术后3、6BMI较术前也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胃癌根治术联合改良胃旁路术治疗胃癌合并2糖尿患者安全可行并可以改善患者术后血糖控制。

  • 标签: 胃癌 改良胃旁路术 2型糖尿病 根治术
  • 简介:目的总结我院1968~2007收治35支气管腺样囊性癌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对本病认识。方法对35支气管腺样囊性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该病发病率男女均等。首发症状以咳嗽、咳痰、咳血、气促气短等较大中心气道占位而引起阻塞症状为主要表现。诊断:胸部X线、CT常显示中央肿块,可伴支气管内肿物,但确诊要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手术病理证实。治疗和预后:手术最佳治疗方式,对于手术切缘有癌残留患者应予术后辅助放疗;单纯放疗亦有效,但不易治愈;单纯化疗效不佳。该病低度恶性,一般发展较慢,病程长,3、5、10生存率分别为84.6%,66.7%,46.2%。结论支气管腺样囊性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下浆液及粘液腺,具有低度恶性,发展缓慢,罕见。目前认为手术切除是最佳治疗方法。

  • 标签: 支气管 腺样囊性癌 临床特点
  • 简介: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合并静脉血栓形成(VTE)影响因素、治疗及血栓形成对生存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科近年收治35合并VTE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对栓塞部位、血栓是否再发、血小板、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水平及患者生存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肺栓塞(胛E)患者中3于3小时内死亡,3治疗后好转;29深静脉血栓(DVT)患者中痊愈11(37.9%),好转5(17.2%),无效13(44.8%),其中2死于溶栓后肺栓塞。上肢发生DVT患者中位生存期210天,高于其它部位发生DVT患者(P=0.018)。恶性肿瘤患者发生VTE时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且D-二聚体高水平患者中位生存期(70天)远低于低水平患者(450天)。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并发VTE后严重影响患者生存,延误了抗肿瘤治疗时机,治疗主要采用抗凝、祛聚集等,溶栓好处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认。D-二聚体以及纤维蛋白水平对诊断VTE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辅助作用,治疗中血栓复发患者预后差。

  • 标签: 恶性肿瘤 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
  • 简介:患者,男性,36岁。因右眼复视伴头痛1十入院。查体:左眼球外展轻度受限、复视、双侧面部皮肤感觉无异常,忡舌居中,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间接鼻咽镜检查,见左、右侧咽隐窝对称,粘膜光滑无局部糜烂和隆起。左侧鼻咽部先后行鼻咽镜下活检2次,病理检查结果均阴性。鼻咽部CT扫描发现左侧鼻咽腔顶壁较右侧稍增厚,左侧颅底骨骨质有缺掼。外周血、x线胸片及腹部B超检查均正常。患者11前(25岁)曾因涕血、左耳鸣等症状,间接鼻咽镜下见鼻咽部左顶后壁局部隆起.活检组织府理诊断低分化鳞癌,x线片未见颅底骨破坏。

  • 标签: 鼻咽部 鼻咽镜 左侧 复视 患者 放疗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