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就与词义演变——从“美轮美奂”谈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正>“美轮美奂”是个有悠久历史的词语,其描述的对象最初是可视的屋宇建筑。意谓屋宇雕饰华丽、色彩鲜明。这可以《礼记·檀弓下》的“美哉轮焉!美哉奂焉”为代表。其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都是这种用法。即便是到了现当代,也还有这种用例。如:1.地经图去绝地机,美奂美轮多颂词。(董必武《初到承德寓避暑山庄》)2.光明顶是明教总坛所在,百余年的经营,数百间美轮美奂的厅堂屋宇尽成焦土。(金庸《倚天屠龙记·群雄归心约三章》)这两例“美轮美奂”(或“美奂美轮”)与古代用例无质的区别,即仍是用来形容屋宇的雕饰之美的,这是词语意义稳定性的反映。下面的例子则或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当代修辞学》 1996年4期
出版日期 1996年04月1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