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颖超致曾家岩50号房东赵佩珊的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在重庆上清寺,沿中山四路往东走到尽头,左侧有一幢旧式的两进院落,临街的一面整个是一堵深灰色的高墙,大门开在墙的右边。这就是抗日战争时期在陪都著名的曾家岩50号周公馆。此房原是赵佩珊女士的房产,后租给国民政府立法委员陈长蘅先生。1938年底,中共代表团到重庆后,为便于工作,邓颖超便以周恩来私人名义从陈长蘅处转租了这幢房屋的大部分。对外称“周公馆”,实际上是南方局设在城内的办公处。正是这幢简朴的小楼,对当时重庆各界进步人士,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南方局领导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王若飞、邓颖超等,在此广泛接待中外各界人士,就国内国际重大问题同他们商谈,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壮大进步力量,争取国际同情和支持,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早在1937年,赵佩珊女士就购得住宅一所,即曾家岩50号。加以全面整修后,全家便住在那里。1938年秋,因为防备日本飞机的空袭,赵全家迁往乡下,房子就租给了陈长蘅先生。陈长蘅是赵佩珊的丈夫赵少龙的朋友。1941年赵少龙病逝,赵佩珊一家迁回重庆,才到曾家岩50号清理这些租赁关系。当时代表周公馆和赵接洽的是周恩来的秘书陈家康,且重新换了租约,用的是十八集团军驻渝办事处的名义。以...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红岩春秋》 2004年3期
出版日期 2004年03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