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细胞不同抗体PD-L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一致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预测标志物PD-L1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及3种克隆抗体染色一致性、相关性,为逐步规范IHC法各种抗体检测PD-L1表达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样本,制作成组织芯片。3种克隆抗体(Dako公司22C3,Roche公司Ventana SP142 和SP263)检测肿瘤细胞中PD-L1表达,判读并对比3种抗体染色结果;抗体间互换cut-off值、筛定公共cut-off值,分别判读染色结果并计算肿瘤比例评分(tumor proportion score,TPS),对抗体一致性、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种抗体均获得了良好的染色结果,定位准确、背景清晰,其中抗体SP263、22C3 PD-L1阳性染色结果均高于SP142染色结果。SP263与22C3抗体相关性较好(Kappa=0.828,P<0.01);SP142与SP263(Kappa=0.570,P<0.01)和22C3(Kappa=0.722,P<0.01)抗体间有一定相关性。5%可作为判读公共cut-off值,此时3种抗体的PD-L1表达差异最小,一致性较高。3种抗体互换判读cut-off值时,22C3和SP263 抗体间PD-L1表达一致率为95%,一致性较高。结论3种抗体均能检测肿瘤细胞中PD-L1,22C3和SP263 抗体间一致性较高。5%或许可以作为3种抗体PD-L1判读共用cut-off值。提示不同克隆抗体对肿瘤细胞中PD-L1染色结果有交换的可能,有助于各种PD-L1抗体及检测平台的合理使用,意味着在未来的临床用药筛选上将加大实用性。
出处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0年11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20年11月08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