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水库枢纽大坝坝基渗透处理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未填写
机构地区 一、工程概况崆峒水库库区位于六安市金安区横塘岗乡杨岩村境内,库区河谷在开阔区域呈现“U”形地貌,水源源头局部为“V”形地貌,工程规模为小型,以城乡居民生活供水为主,兼顾农业灌溉、生态、旅游、防洪、发电等综合功能。水库流域面积约16.5km2。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隧洞等组成。水库垫底库容为33.8×104m3,正常库容为823×104m3,洪水位的相应库容为938×104m3,校核洪水位的相应总库容为993×104m3,枢纽布置。经勘探该水库库区地层属大别山地层分区北淮阳地层小区,区域内分布地层从老到新依次为:侏罗系上统凤凰台组(J3f),主要岩性为浅紫红色、灰褐色,分别为巨厚层砾岩、夹薄层砂砾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透镜体;侏罗系上统毛坦厂组(J3m),主要以安山岩为主,次为火山熔岩,夹粉砂质泥岩、泥岩,系陆相火山喷发作用的产物;白垩系上统三尖铺组(K2s),主要岩性为浅紫红色、灰褐色,巨厚层砾岩;第四系(Q),主要由河流冲积相、残坡积相粘土、粉土、砂土及卵砾石组成。区域地质资料及现场地质测绘结果表明,坝址区域未发现断层,区域构造较为稳定,坝址区地下水主要类型为基岩孔隙裂隙水和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孔隙水。二、大坝现状存在主要问题1.崆峒水库枢纽工程自建成以来,经历近四十年的运行,目前现状主要存在防洪能力偏低、坝肩绕坝渗漏、坝基接触渗漏、泄洪洞洞身结构强度不足与出口消力池消能效果差、泄洪洞与输水洞洞口山体坍塌、溢洪道损坏严重、电气与金结设备老化,以及大坝观测系统与水库枢纽管理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左坝肩绕坝渗漏水库枢纽拦河大坝左坝肩岩体断裂较发育,贯通性强,多年运行后形成稳定的地下水渗漏通道,且由于左坝肩约长45.0m坝段,坝基岸坡坡度较陡,达40.0°~45.0°,坝基帷幕灌浆施工困难,导致深入岸坡以下岩体深度较短,帷幕灌浆质量总体较差,未能彻底堵塞渗漏通道,现状高程1515.28m以上山体岩层仍为强透水层,透水率达51.0Lu;高程1505.38~1515.28m之间约高10.0m区间为山体岩层中透水层,透水率为6.1~9.7Lu,均大于5.0Lu的下限技术要求。因此,当库水位达到1517.00m时,库水自左岸大坝坝体及山体岸坡迎水面经岩体中的裂隙通过山体岩层中~强透水层,集中渗漏溢出下游山体岸坡地表及坝坡坡面,存在左坝肩绕坝渗漏。坝基接触渗漏水库枢纽拦河大坝施
出处 《中国建筑知识仓库》 2019年3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19年03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