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美丽中国的锦瑟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提出美丽中国这一建设目标,一方面是党的历代领导人高度重视并长期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实践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另一方面又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和发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总结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实践,立足人民群众新期待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关键词美丽中国;探索历程;成果与启示引言2018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今年5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报告更是首次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把“美丽”二字加上,作为目标之一,建设美丽中国。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美丽中国建设的探索历程纵观我们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可以发现是一贯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的。改革开放以来,美丽中国的建设之路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初创阶段在生态保护的实践中,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思想,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提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的思想;第二,环境保护被确立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第三,初步构建环境保护的法律框架。(二)探索阶段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团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创造性的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发布实施《环境标准管理办法》、《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制度。江泽民同志还发表“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这一论述。在实践中,人们必须坚决反对将这两者对立起来,切实贯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思想。(三)发展阶段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而后相继发布了《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完善又从立法的高度进一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四)成熟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关系中华民族水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这样的高度。同时,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之一。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和发扬前人生态思想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实践,建设美丽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宝贵的中国经验。二、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追切的愿望,所以,没有美丽中国,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就是在相当程度上实现美丽中国和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建设美丽中国不仅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径,而且已然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重点时期创新制度与政策设计的切入点。三、改革开放以来美丽中国建设的成果与启示(一)牢固树立绿色理念理念引领行动,早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的时候,绿色发展就被非常清楚的标明了出来,建设生态文明是要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去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说了这样一段话,也是点明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的关系,他说了三句话第一句话是“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但是最后又统一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总书记的“两山论”,生动的解释了生态农业、旅游业与生态工业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了绿色发展的协同理念。而绿色发展的协同理念,也成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指导思想。(二)推动形成绿色方式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方式,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要三个改变和两个摒弃,要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改变过多依赖粗放扩张的发展模式,改变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维方式抓生态文明建设的细化落实,克服生态保护与生产发展的对立思维,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坚决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业能,改善资源利用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共赢。同时,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三)持续建设绿色家园绿色家园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2013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做说明时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共同生命体的论断,形象地指出了生态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内在关系,而顺着这个逻辑往下走,树和草是作为一个最托底的东西,所以,我们广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通过国土绿化从最底层去拖出我们的绿色家园,建设美丽中国。2017年底,联合国将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颁给了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便是世界对于我国在绿色家园建设的认可。(四)严格实行绿色制度没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再美好的愿景都是“空中楼阁”,建设美丽中国关键是要守住生态底线谋发展。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关键是要发挥制度的引领、规制、约束等功能。规范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行为,让保护者受益、让损害者受罚。”2017年,颁布了《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2018年起,在全国实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通过这一系列的制度、措施及意见办法来引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美丽中国保驾护航。回顾历史,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倡导“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我们的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万物各得其养以成”。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优渥的生态文化。改革开放40年来,几代中国领导人通过实际行动旗帜鲜明地举起建设生态文明的旗帜,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探索铺就了建设美丽中国的锦瑟之路。参考文献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一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3页。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页。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2页。4郇庆治,李宏伟,林展《生态文明建设十讲》,北京商务印书出版社,2014年版,第4页。姓名陈雅静(出生年份—1988年),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皖泾县,职务/职称助理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研究方向理学,生态文明建设,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青年生活》 2018年6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18年06月16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