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寒战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中图分类号R1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190-01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腹部手术发生寒战的原因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10)采用常规术后护理;干预组(n=10)采用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血压、心率、体温、氧饱和度、引流量、寒战发生时间及持续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病人发生寒战时间推迟,持续时间短,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正常,引流量少,病人感觉舒适(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对腹部手术寒战病人实施护理干预,能减轻病人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腹部手术病人寒战是指病人在术中、术后出现体温下降,不随意的强烈肌肉收缩,躯体明显颤抖的临床表现。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遇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自2003年1月起,我们对腹部手术寒战患者进行一系列护理干预,取得显著效果,报道如下。
出处 《健康必读》 2015年7期
关键词 腹部手术 寒战 原因分析 护理干预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自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们选择20例腹部手术寒战病人,均为女性。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例,平均年龄32岁,手术时间1.8~4小时,术中输液800~1500ml。干预组10例,平均年龄33岁,手术时间2~3.5小时,术中输液840~1380ml。两组病人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两组年龄 手术时间 术中输液量 例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体温正常,排除输液反应。2.方法①对照组采用腹部手术常规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及早发现低体温的倾向,体温过低病人首先感觉冷,进而表现为面 颈部肌肉轻度肌颤,进而肢体肌肉明显颤抖,直至整个躯体明显抖动。②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针对预防寒战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术前预调手术室室温至25℃,湿度40% ~60%,病人送回病室途中加强保暖,病室温度调至28℃,以病人感觉舒适为宜 手术消毒完毕尽快铺单,减少病人热量散失 术中遮盖病人颈 上下肢等部位,做好保暖工作 术中冲洗腹腔用与体温相同生理盐水冲洗,输入的液体 库血先置35℃ ~40℃水浴加温 吸氧时氧气用温蒸馏水湿化后吸入,减少呼吸道散热。心理干预术前了解病人心理状态,介绍手术麻醉的方式及可靠性,针对性给予病人安慰和心理支持,增强病人应激能力,减轻其精神负担。3.观察内容自行设计特别护理记录单,分别对两组病人术前30分钟 麻醉后30分钟 60分钟 术后5分钟 15分钟 30分钟 60分钟的体温 心率 呼吸 氧饱和度 24小时腹腔引流量进行连续监测。
出版日期 2015年07月17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

来源期刊

健康必读

相关关键词

腹部手术 寒战 原因分析 护理干预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自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们选择20例腹部手术寒战病人,均为女性。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例,平均年龄32岁,手术时间1.8~4小时,术中输液800~1500ml。干预组10例,平均年龄33岁,手术时间2~3.5小时,术中输液840~1380ml。两组病人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两组年龄 手术时间 术中输液量 例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体温正常,排除输液反应。2.方法①对照组采用腹部手术常规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及早发现低体温的倾向,体温过低病人首先感觉冷,进而表现为面 颈部肌肉轻度肌颤,进而肢体肌肉明显颤抖,直至整个躯体明显抖动。②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针对预防寒战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术前预调手术室室温至25℃,湿度40% ~60%,病人送回病室途中加强保暖,病室温度调至28℃,以病人感觉舒适为宜 手术消毒完毕尽快铺单,减少病人热量散失 术中遮盖病人颈 上下肢等部位,做好保暖工作 术中冲洗腹腔用与体温相同生理盐水冲洗,输入的液体 库血先置35℃ ~40℃水浴加温 吸氧时氧气用温蒸馏水湿化后吸入,减少呼吸道散热。心理干预术前了解病人心理状态,介绍手术麻醉的方式及可靠性,针对性给予病人安慰和心理支持,增强病人应激能力,减轻其精神负担。3.观察内容自行设计特别护理记录单,分别对两组病人术前30分钟 麻醉后30分钟 60分钟 术后5分钟 15分钟 30分钟 60分钟的体温 心率 呼吸 氧饱和度 24小时腹腔引流量进行连续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