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程分析法的地铁地下车站抗震设计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地震工程传统观念认为地下结构的抗震性能显著优于地上结构,忽视了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与研究,但随着国内外发生的地震对地下结构强烈破坏的案例,尤其是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造成的地铁地下结构严重破坏,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被重新认识。关于地震对地下结构的破坏机理,一般认为水平地震是造成地下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地震在水平加速度作用下,由于各土层物理性质不均匀性等原因导致不同深度处结构振幅的不同,导致了结构层间的相对位移与较大的结构内力,最终造成了结构的整体破坏。在实际工程设计中,也只考虑水平地震的作用而忽视竖向地震的影响。然而,近年来地震观测结果表明,某些地震震中附近区域竖向地震加速度振幅与水平加速度振幅大小相当,甚至高于水平振幅。有研究成果表明,处于震中附近区域地铁的地下结构,竖向地震可显著增加结构内力,改变结构内力最大位置,且易导致地下结构中柱轴向荷载的剧烈变化,造成中柱的拉压破坏与剪切破坏。因此,在探讨地铁地下结构的抗震性能时,不宜排除竖向地震作用效果显著的情况,宜考虑水平与竖向地震耦合作用对地铁车站的影响,以提高地铁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的合理性与安全性。
出处 《基层建设》 2019年13期
出版日期 2019年11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