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语文课程应是工具性与文学性并重,既不能因考试指挥棒而片面强调它的工具性,也不能脱离文化工具这一特性,不顾学生水平大搞文学鉴赏。二者要想兼顾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寻求一条连接纽带,即激发学生的兴趣。本文从实践的角度,从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讲究课堂艺术,恰当运用课堂提问,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几个方面,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一些要求和基本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激发兴趣;课堂艺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是改变学生厌学的有效方法,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充满兴趣地干一件事时,他的情绪饱满,精神愉快,大脑高度兴奋,人的创造性得到高效的发挥,许多闪耀着人类智慧光芒的精神成果,都是经过这样一种过程而豁然出现的。有了兴趣,学生的厌学情绪便会自然而然地消失,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动力和基础,大家所熟知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小时候是一个很平常的孩子,但由于他有强烈的求知欲望,酷爱大自然,经过综合探讨,终于建立了生物进化论。达尔文的成功,正如他的自传中所说“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广泛地兴趣使他有时爬到树上,看鸟儿怎样孵小鸟,有时从河里钓鱼仔细观察,有时捕捉昆虫,做成样本,认真加以研究,他认为“这些活动使我学到了最有用的知识,它使我走进了科学的大门。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中国校园之声》 2010年第5期
出版日期 2010年04月09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