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历史演变的考察之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在他们社会形态理论形成的四个不同时期,涵义并不相同.本文考察的是最后两个时期的思想.笔者认为,第三时期(以为代表的时期)的思想,与第二时期大体相同.在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尚未放弃亚洲社会特殊论,但已把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放到了人类发展序列中的第一阶段.在第四时期(摩尔根发表一书以后的时期),马克思、恩格斯明确作出了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是原始社会的最后阶段的结论,并且用原始社会取代了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在人类发展序列中的位置,最后完成了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学术界有人认为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是斯大林创立的.这种主张是不恰当的.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2年1期
出版日期 2002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