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理解史中的三重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基于不同的立场,国内外有关意识形态的争议一直存在。肯定与否定、消极与积极直至否定意识形态的存在,而意识形态定义的复杂性也加剧了人们对意识形态的误读。归纳分析种种误解、误读或各种有意为之的诠释,意识形态面临三重困境:价值“鸟托邦”、立场“中立说”和命运“终结论”。这三种代表性的诠释恰恰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相背离。立足历史唯物主义,解析以上三重困境是正确理解意识形态的必要前提。这对于回应和批判“非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中立”、“意识形态终结”、“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马克思主义是鸟托邦”等言论思潮具有导向性作用。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出版日期 2016年02月1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