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照汉语诗歌的近景与远景——读西渡著《壮烈风景:骆一禾论骆一禾海子比较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最近30年里,汉语诗歌可谓风云变幻、潮流迭出:从1970年代末期声势浩大的“朦胧诗”论争到1980年代中期众声喧哗的“第三代诗”(“后朦胧诗”)运动,再到1990年代受商业主义、大众文化冲击的诗坛“裂变”,直至新世纪以后在网络等新媒体影响下“各自为政”格局的形成,汉语诗歌进行着自身的美学更替及其与社会文化关系的调整。透过诗界那些迷乱的烟尘和喧嚣的话语,我们曾经瞥见一个孑然远去的身影,听到过一两声嘹亮的歌唱;那个身影几乎要淹没在岁月的雾霭里,他的思想和言行几乎要被遗忘——尽管他离开这个世界不算太久。他就是诗人骆一禾(1961~1989)。
机构地区 不详
出版日期 2014年03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