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致镜原》及其引书的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正>清康熙、雍正时期陈元龙(1652—1736)编纂刻印的《格致镜原》,是一部清代比较突出的所谓格致的类书。“格致”就是研究事物的原理而获得知识,也带有科学知识的意思。该书“凡例”中说:“每记一物,必究其原委。”所以叫作“镜原”。陈元龙在自序中明确地提出了他的宏伟志愿:“予尝阅罗颀《物原》、刘冯《事始》诸籍,皆可以资考稽。或略弗详,或缺未备。欲囊括万有,以成一书。”即决心把清朝以前的古代典籍中有关科学知识的记载,分为30类:乾象、坤舆、身体、冠服、官室、饮食、布帛、舟车、朝制、珍宝、文具、武备、礼器、乐器、耕织器物、日用器物、居处器物、香奁器物、燕赏器物、玩戏器物、谷、蔬、木、草、花、果、鸟、兽、水族、昆虫。“核其出处,晰其名类”(自序)编纂成100卷110万字的《格致镜原》一书。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1年5期
出版日期 1991年05月1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