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4
/ 2

探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策略

李爱玲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第十一小学 (陕西 榆林) 718699

摘要: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育部门明确指出,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氛围,进而在有效传递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使学生能够提升学科核心素养。语文的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进而能够顺利地进行写作和表达。换言之,阅读学习是学生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和前提,有效地进行阅读和理解,能够提升自身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这样一来,学生也可以实现全面发展。因此,如何提升阅读教学效果,以及如何借助可行的措施和途径完善阅读教学,成为教师群体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维导图

引言

思维导图是图形化的思维模式,它可以将深层次的内容转化为图文并茂的任意图形,如果能将思维导图适当地运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可以大大提高阅读效率,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逻辑归纳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思维导图的应用原理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习能力,巧妙运用思维导图为学生开展阅读教学活动。

一、思维导图的概述

思维导图又被称为“脑图”,它是一种放射性思考的具体方法,它拥有图文并茂的特点,拥有一个核心概念,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向四周放射,而每一个分支上又有一个关键词,各个分支组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就好比是人的神经网络图,对于小学生而言,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掌握知识,对知识进行抽象化的记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在语文教师的帮助下,让学生形成课文的层次化结构,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掌握文中的重点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以锻炼,对于语文教师而言,一篇课文中存在着多个对象,存在着多种风格,因此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这些风格进行划分,当文中出现了很多人物时,需要对人物进行分类,就可以用思维导图对人物进行分类,如果出现了比较复杂的人物时,就可以运用思维导图中的流程图,可以直观地看到人物之间的关系,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从而更容易地理解与掌握课文。

二、思维导图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关联性

对于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学生在其中进行的阅读学习和理解,整个过程绝非仅仅进行简单的阅读知识输入,更加重要的是能够通过阅读在掌握更多知识和信息的同时,能够应用到实际当中,诸如写作和表达。因此语文阅读教学整个过程所需要带给学生,以及需要学生理解的学习核心在于,阅读学习过程要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和内涵的掌握,有效发散思维与知识点,进而形成自身能够理解且可以创新运用到实际当中的知识形式,所以这就与思维导图的知识、信息表现形式有着更强的共性。从而在阅读教学和学生阅读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借助对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辅助学生更快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进而顺利形成自身能够理解并应用的知识。

三、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策略

(一)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思维导图教学是课堂上的一种新型分工式教学,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引导,而学生在导图的引导下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阅读内容的学习,师生分工合作,提高教学质量。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自主学习,小学语文课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在讲授完几篇文章后,可以挑选一篇比较简单的课文,让学生通过构建思维导图自主学习。学生首先要利用思维导图画出自己学习的思路,然后根据自己的思路去一步一步学习文章。在自主学习之后,学生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文章进行总结,画出文章的重点,方便自己以后复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在一开始可能会很吃力,但是随着他们一遍又一遍的练习,他们的学习能力会逐渐提升,当他们能够通过自己构建的思维导图去学习文章的时候,他们就具备了自己的思维,在以后阅读的过程中就会轻松很多。比如我们在学习《夜莺的歌声》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学习,根据老师之前的讲课思路、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构建思维导图,学习这篇文章。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不一样,他们画出的思维导图也不尽相同,在学习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这样的学习方法会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巡视,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提点他们一下,并随时鼓励学生,让学生建立起信心。

  1. 思维导图有益于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

思维导图的创作需要进行综合性知识的调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其实是学生不断调动自己的学科知识和其他综合性知识的过程。呈现的思维导图可以体现一个学生知识系统的深度和广度,进而促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同时完善思维导图的图形设计,提高文字学习积极性。通过在语文阅读课前、课内以及课后的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与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阅读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保证学生能够保持阅读的积极性与阅读热情。思维导图能缓解阅读教学中的枯燥,同时针对高年级的学生,降低阅读理解难度,增加课堂趣味性,并且还可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技巧与理解能力。

  1. 辅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结合思维导图应用任务教学法、问题导学法等教学方法,在这些方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应当先为学生构建思维导图的基础模型,然后基于导图中的分支向学生提出问题或者布置任务,让学生在任务与问题的引导下以自主探究或者合作交流的方式对文本内容进行不同角度的分解与分析。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够让学生以整体视角审视文章,进而得到阅读与习作方面的更多收获。以《人物描写一组》教学为例,我先提问:你们在预习了课文之后,对嘎子和胖墩有什么印象呢?学生甲:嘎子像只活泼的猴子,而胖墩像只笨重的大狒狒。学生乙:嘎子很聪明,很狡猾,但是他还是输了。学生们虽然踊跃回答问题,但是并没有系统性回答的习惯。因此,我先在多媒体上绘制一个思维导图的框架,框架以一张双人摔跤图为重点,然后展示四个分支,分支分别为课文内容、人物形象、作者简介、学习感受。然后引导:但是你们对嘎子和胖墩的介绍并不完全,你们是从哪些地方发现嘎子的聪明的呢?是从嘎子的语言还是动作?然后,我引导学生从语言、动作描写来感悟嘎子、胖墩的特点,我在学习成果分支处加上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两个小分支,在人物形象分支加上嘎子和胖墩两个分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语句中感悟嘎子和胖墩的形象特点。总体而言,应用言语引导并绘制思维导图,教师能够让学生从整体性角度分析文章,增强学生的阅读效率,避免学生沉浸在文章的内容初步感知中。

结束语

总之,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阅读内容,科学地将思维导图运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示范、引导和实践,使学生的高阶思维培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国明.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力的途径[J].教育观察,2019,8(42):114-116.

[2]陈晓娟.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4):243-244.

[3]钟玲.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623-625.

[4]章旭敏.巧用思维导图,促读写能力提升[J].华夏教师,2018(35):94-95.

[5]李因霞.新理念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汉字文化,2018(23):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