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阶段边缘学生犯罪诱因与预防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4
/ 3

中学阶段边缘学生犯罪诱因与预防探究

王晓梅

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近年来,针对大众对教育价值取向的思考和教育公平的诉求,研究者们给予了边缘学生更多关注。边缘学生的存在也暴露了一些社会和教育问题,而中学阶段边缘学生犯罪案件频发,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对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熟悉边缘学生内涵和中学阶段边缘学生犯罪特征,并剖析中学阶段边缘学生犯罪诱因,有益于预防边缘学生和未成年人犯罪。

关键词:边缘学生;犯罪;诱因与预防;未成年人



社会本位论的教育价值取向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边缘学生的相关权益及学生个体的特殊性。教育问题中,中学阶段边缘学生犯罪问题不容小觑,它占据了未成年人犯罪的绝对比重。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四位一体引导边缘学生认知自我与反思自我,有利于提高边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边缘学生的积极主动转变,降低学生犯罪的可能性。


一、边缘学生的内涵

已有的研究是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两个教育主体的角度解释边缘学生的内涵。边缘学生是指处于学龄阶段,本应依法获得学生地位,却因个人、家庭、学校和法律规定等原因,不能享受正常学生权益的学生。 具体而言,边缘学生需满足四个条件,一、主动或者被动脱离教师及主流学生团体;二、无法享受到正常学生群体的合法权益;三、表现为学习成绩差或社交能力弱;四、处于学龄阶段。边缘学生具有情感表达隐蔽和畏惧社会交流互动的特征,了解边缘学生内涵及特征,有利于学生辨认边缘学生;有利于教师归纳教学经验,充分考虑边缘学生的个别差异,理解不同、尊重差异。


、中学阶段边缘学生犯罪特征

通过对近年来中学阶段边缘学生犯罪案件的调查,发现边缘学生犯罪具有犯罪类型多样、犯罪动机随意、初犯低龄化、犯罪后果严重的特征,分析边缘学生犯罪特征,有利于了解中学阶段边缘学生犯的心理,提高社会对边缘学生犯罪的警惕,保护人们的切身利益。

(一)犯罪类型多样

中学阶段边缘学生犯罪类型多样,涉及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金融诈骗罪、侵犯知识产权罪、侵犯财产罪、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等,具体则包括故意伤害、敲诈勒索、盗窃、抢劫、侵占、寻衅滋事、杀人、诈骗、故意损坏公共财物等类型。其中,边缘学生犯罪主要集中在抢劫、盗窃、故意伤害,且作案方式以团队作案为主,与未成年人犯罪类型大同小异。

(二)犯罪动机随意

边缘学生犯社会交往和自我认知方面缺乏,容易受朋友、家庭、社会的影响。他们宣泄情绪方式较为极端,不考虑犯罪后果,有些甚至利用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故意犯罪、反复犯罪、逃避责任,具有明显的反社会倾向。中学阶段边缘学生犯罪案件中突发犯罪案件较多,犯罪行为具有冲动性和偶发性。

(三)初犯低龄化

对比边缘学生犯和未成年罪犯的初犯年龄和初犯高峰年龄,边缘学生犯的初犯年龄均值为14.35岁,众数为15岁;未成年犯的初犯年龄均值为15.89岁,众数为17岁;边缘学生犯初犯集中在14-16年龄段,未成年人初犯集中在16-18年龄段;边缘学生犯的初犯众数年龄和初犯集中年龄较一般未成年人犯都提前了2岁。 这表明边缘学生犯初次犯罪年龄正在下降,也说明了问题的严峻程度。(四)犯罪后果严重

大多数中学阶段边缘学生群体思想不成熟,作案时只考虑目的是否达成,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严重的甚至剥夺了他人的生命权。犯罪行为危害自身及其家人、被害人及其家人与社会,并且中学阶段学生犯罪给社会带来的舆论压力远远超过成年人犯罪带来的社会影响,边缘学生犯罪行为影响自我健康和发展前途,破坏家庭和睦,产生强烈的社会舆论,威胁社会和谐稳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三、中学阶段边缘学生犯罪诱因

边缘学生犯罪行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深入剖析中学阶段边缘学生犯罪诱因,着重从社会、学校、家庭、自身四个主体着手。
(一)社会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极其重视物质力量的增长。精神层面,个人主义、消费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潮流混杂,人们的世界观、道德观、人生观正在被非主流、不健康思想腐蚀。与此同时,新媒介的发展,例如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众多短视频App掀起了社交娱乐化的浪潮,未成年人长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冲动性持续增长的同时,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决策能力、自制能力却在下降。信息娱乐化和市场化有力冲击了我国国优秀传统文化,导致了社会犯罪率不断增长,其中也包括未成年人犯罪和中学阶段边缘学生犯罪。

(二)学校因素

首先,我国的教育总体来讲属于隐形的精英教育,隐含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学校的分层分级,学校及学生会无意识地贴上“标签”,如“省重点”“重高”、“普高”和“优生”、“差生”。中学阶段,在“唯分数”应试教育理念错误导向下,培育学生注重智育,而其余四育则相对薄弱,与社会脱节。其次,边缘学生是脱离了班集体主流群体的特殊部分,教师管理过程中重视总体目标及课程目标,忽视边缘学生的个体诉求,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他们转而寻找与主流学生背道而驰的情感宣泄方式,如沉迷游戏、打架斗殴、盗窃抢劫、诈骗杀人等不良行为。最后,在处理边缘学生违反校纪校规时,些许教师处理行为方式不当,伤害学生自信和尊严,甚至置之不理、放任自流。中学阶段边缘学生表达个人情感受阻、实现自我价值困难、争取集体荣誉不易,诸多因素促使了他们走上“不合群”之路。

(三)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持续长久的过程,家长作为学生第一任引路人,通过言传身教,影响着学生的性格特征和道德品质。中学阶段边缘学生犯罪诱因从家庭硬环境、软环境两个层面着手分析。硬环境,如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类型会影响学生的教育机会、教育资源及学业成就。相较主流学生群体,边缘学生群体中大多数学生家庭背景处于不利局势。软环境,如家庭结构和教养方式。中学阶段边缘学生多数属于单亲和离异重组家庭,这些家庭普遍存在父母关系不和与家庭教育不当缺陷。中学阶段学生遇到父母离异,心灵创伤无法弥补,且正值叛逆期,容易染上陋习,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父母忽视家庭温暖氛围,教养方式简单粗暴,致使严厉与慈爱失衡、管理和关怀倾斜。家庭结构不完整导致家庭教育功能弱化,父母错误管理方式致使学生心理问题,这为中学阶段边缘学生犯罪埋下了伏笔。

(四)学生因素

社会、学校、家庭因素属于外部因素,它们属于事物变化发展的外部条件,内因则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处于初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具有动荡性、过渡性及封闭性特征,较单纯敏感和偏激片面。边缘学生个体内部原因是导致其犯罪行为发生的根源,第一,随着物质水平大幅增长,物质力量和精神需求的不同步,贫富差距拉大、生活节奏加快、消费方式差异,精神和心理疾病数额和比例在学生群体中不断增加。第二,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反映了学生的独特性与个性化,外显为行为来看,遇到学生冲突或者社会矛盾,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的沉着冷静、有的冲动激进;中学阶段边缘学生群体自控力较差,普遍存在道德认知缺失和断层、道德意志不坚定、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不一致,如言行不一、明知故犯等问题。第三,少数中学阶段边缘学生还存在仇视社会、报复社会问题,具有明显的反社会倾向和反叛意识,无社会责任感、无道德观念、无恐惧心理和无悔改之意,蔑视社会规则。


  1. 中学阶段边缘学生犯罪预防机制构建

结合当前学生犯罪现状,中学阶段边缘学生犯罪呈现低龄化、突发性、严峻性,构建边缘学生犯罪预防机制急不可待,教育和管理边缘学生,要动员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社会各方力量,综合治理、协调有序,有效预防和降低边缘学生犯罪。

(一)健全法律法规,坚持正确思想引导

首先,刑事责任年龄指的是刑法所规定的行为人应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我国14岁),它是据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成熟度及社会化水平来确认的,刑事责任能力受到行为人的年龄影响。 国内研究显示,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环境相应改变,青少年的身体智力发育提前、生理及心理成熟程度也相应地提高;而且国外很多国家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低于14岁,为我国预防边缘学生犯罪提供了参考价值,降低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形势紧迫。其次,我国缺乏专门预防和打击学生犯罪的法律,应当努力改进立法技术、提高立法精细化水平,力求立法与目前社会发展程度协调匹配,制定专门的预防学生群体犯罪的法律对改善近年来学生犯罪有实际意义。最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司法部门多召开典型民事案件案例发布会,以“小案件”讲述“大道理”,弘扬真善美的价值观,引导社会新风尚,抵制不良思潮的影响。

(二)抵制不良媒体,发挥民间组织作用

智能时代、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来临,各式各样的知识、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社会的扭曲思潮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常见病。预防落后文化思潮对学生思想的侵害,媒体弘扬“正能量”,宣传坚持“健康负责、积极向上、客观公正”的信条。督促保持媒体良知,自觉抵制资本主义的侵蚀毒害,防止不良媒体推波助澜和断章取义,防止娱乐至死,做到媒体宣传真实、平等、公正、辩证。除此之外,积极发挥社会基层组织的管理功能,建立边缘学生援助组织(爱心家园、公益组织、助学组织、助学联盟等),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号召边缘学生及其家长积极参与。关心呵护边缘学生,注重边缘学生身心健康,定期联络、及时疏导,综合治理、预防犯罪;实现学习上辅导、生活中帮扶、就业上扶持。

(三)建立平安校园,规范学校管理秩序

一方面,建立平安校园,加强学校法治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教育理念,加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推进学校管理人本化和现代化,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法治教育自觉从孩子抓起,校外内联合发力,开展法治主题校园宣传活动、讲座,营造法治氛围,助推宪法宣传教育。规范学校管理秩序,促进奖惩制度合理,实现评价标准多元,注重边缘学生过程性发展,防止“一刀切”和忽视学生个别差异 ,引导边缘学生认识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教师提高专业素养和人文情怀,教师自觉自主反思教学实践,对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因材施教。处理学生纠纷事件,提高教学智慧,达到公平公正和方式得当,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组织相关班级活动,鼓励边缘学生勇敢参与,让学生感受宪法的严肃性和实用性,促进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教师主动与边缘学生家长建立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和关注边缘学生的情感问题和生活琐事,观察边缘学生行为及心理变化,尊重和保护边缘学生隐私,心理疏导做到有的放矢。

(四)加强家庭教化,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家庭气氛和家庭教育方式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为有效预防中学阶段边缘学生犯罪,家长应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气氛,理解学生内心需求,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对孩子有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多发现孩子各个领域的发光点。其次,注重亲情培养、严慈相济,家长学习和总结教育经验,坚持健康合理的教育方式。同时,中学升学压力过大,学生群体中抑郁症、狂躁症等病例明显增加,家长应该重视此类精神疾病的严重后果,理解学生,给予孩子理解与陪伴并共渡难关。最后,沟通是家长与孩子了解对方的有效桥梁,消除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代沟,必须加强沟通,改变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家长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想法,有效预防边缘学生犯罪。

(五)加强自我管理,培养正确情感态度

健康思潮引领、民间组织帮扶、平安校园建设、加强家庭教化从外部环境引导边缘学生积极转变;学生个体来说,应主动脱离低级趣味,应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自我认知方面,边缘学生应努力培养自己兴趣爱好,发展自己擅长领域,填补学业上的缺憾,并积极寻找恰当的压力疏解方式和渠道,增强自我管理能力。社会交往方面,与同学、朋友、父母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尊重同学、敬爱父母、敬重教师、感恩社会,养成正确积极的情感态度。辩证看待社会积极与不良现象,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养成健康的社会心态,达到“敬畏生命,敬畏法律、敬畏自然”。


四、结语

边缘学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由于外部和内部因素,他们主动或被动脱离了学生主流群体。中学阶段边缘学生犯罪问题影响自身未来发展、危害他人权益、威胁社会秩序;预防中学阶段边缘学生犯罪势在必行,综合社会各界力量,营造健康有序的学生成长环境,促进中学阶段边缘学生尊重自我和他人生命,理解自我存在意义,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从而使其脱离边缘群体,实现减少中学阶段边缘群体犯罪,达到预防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金平.高中班级“边缘学生”的心理辅导与转化对策[J].教书育人,2020(08):38.

  1. 董玉红.未成年人的犯罪特点及预防研究[J].法制博览,2019(26):196+198.

[3]李燕秋. 高中课堂教学中边缘学生就读经验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4]关广文.校园学生犯罪问题研究及解决对策[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91-92.

[5]王瑾. 预防“问题学生”犯罪的学校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昝宝毅.边缘学生犯罪的突出特征[J].法制博览,2018(05):79-80.


昝宝毅.边缘学生犯罪的突出特征[J].法制博览,2018(05):79-80.


谢登科.认真对待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N].学习时报,2019-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