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学”下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干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4
/ 3

“停课不停学”下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干预措施

韩碧欣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100872

摘要:受到新冠肺炎的疫情的影响,校园集体学习生活无法开展,学生在居家隔离期间,进行“停课不停学”的网络课程学习。期间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积极性减弱、亲子关系紧张等问题。5月复学后,根据学生心理问卷调查的情况,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心理干预。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健康 干预措施


2020一个让人艰辛的年份,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的疫情的影响,使得原本全世界人类生活、工作以及学习都无法正常的进行。但是耽误什么也不能耽误祖国未来栋梁的学习进程。在校园集体学习生活无法开展的情况下,也不能将学生的课程进度落下,使得学习产生了断层。为此,经广东省教育部门研究以及筹备下,省教育厅开展“停课不停学”的网络课程学习。使得学生可以通过电视、手机、电脑等途径,利用网络课堂进行了学习,以免学习掉队。但由于疫情隔离,导致了人们出现了许多心理方面的问题,抑郁,烦躁,懒惰等等各种问题,而我们小学生年龄小,无法像正常大人可以在自我调节心理以及情绪问题。而学生们还要回复到正常的教学课程中去,比大人的情绪以及心理问题会更加复杂以及隐蔽,更加需要我们在各个方面去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解决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学习问题。

一、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经过两周的网上课程教学时间,发觉学生作业上交率很低,且学生参与线上答疑率不到40%。为此,通过与家长进行微信或电话的访谈,发现出现了占比较高的几种的问题:

1.大部分学生存在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过分依赖电子产品。

通过和大部分的同学家长进行交流。学生家长反馈,孩子在网课期间学生注意力很不集中,经常在看电脑的直播链接时候会打开其它的网站偷偷玩游戏,或与其他同学通过微信交流无关学习的问题。每天手机不离手,使用电子产品起码6个小时以上。

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据相关的数据9-11岁平均每堂课注意力集中时间为21分钟,成绩落后的学生只有10分钟左右。[1]我们对学生进行分层比较,高水平的学生因为本身的专注力和自控能力强。在家学习能排出外来环境的干扰,比如其他家庭成员发出的噪音。但对于大部分中小的学生,因为本来专注力和自控能力比较弱,在进行学习中,遇到外界的干扰或者诱惑,学习效率严重降低。

从孩子的行为特征来看,疫情期间他在心理和行为上对电子产品已经形成了依赖,长时间的上午无法自控,家长约束无法约束。无法进行正常的线上课堂学习,学习的主观能动力非常低,而且这样对他的身体健康是有很大影响,很容易导致近视的情况出现。其实以上行为足以告诉我们,孩子的网瘾已经出现,而且对他心理和生理造成很大影响。

由于正常课程,学校的课程安排较为合理,存在将文化课程以及体育科学劳动等等课程穿插其他,使得大脑跟身体轮流放松。疫情在家没有条件外出进行锻炼,在日常的作业中,我额外布置了在家体育小打卡,每天让学生在家进行跳绳、仰卧起坐等运动,保证一定的运动量。这样不仅让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中,能强身健体,抵御病毒入侵。让孩子从电子产品中解放出来,也有利于减轻对电子产品的依赖,防止网瘾产生。另外我也要求家长在家多跟孩子进行,不依赖电子产品的亲子互动游戏,既能缓解亲子关系紧张,又能转移孩子注意力,从而达到解除网瘾的效果。


2.学习积极性减弱,主观能动性降低。

通过学生家长认识到B群体,作为之前的优等生,也出现了典型的问题,学生即使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学习积极性很低。成绩一直是尖子生的B平时上课会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但在网课期间,从未问过老师问题。抽测中孩子对于重难点题目不明白。经过跟孩子沟通,孩子反馈:网课的时候,老师问完问题,很快就有答案了,我也不需要思考。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是有密切联系。动机是学习的动力,它关系到学习行为的激发、定向、维持和评价。它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决定学习者的方向和努力程度。对于每个学生而已,最大的学习动机是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从而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肯定。而在疫情期间,学习在家进行线上学习法,由于特殊时期,聚集性行为无法发生,所以学生无法进行考试,学生的学习动机降低很多。学习的结果=学习动机×学生能力×学习情境,在学习动机很低。并且师生无法面对面构建良好关系,形成良好学习情境的情况下,导致尖子生B也出现学习消极的状况。

3.学生和家长的矛盾冲突加剧

通过学生群体C的电话访谈,了解到后进生C在家看网课时候,经常玩游戏。父母就会狠狠骂她,每一节网课都是在棍棒打骂下进行的。家长的言语包括:“再不认真上课,今晚就不给你吃饭”,“这都不懂肯定没认真的,你是怎么学习的,我要揍你一顿才老实”。根据了解家长从来没有用正面语言与学生沟通,导致亲子关系非常紧张,孩子一度出现要离家出走。

根据强化理论,家长不断用正惩罚“上课分心就挨打”,想减少“上课分心”这种行为的发生。这种正惩罚在一定间隔下使用,对于减少“上课分心”行为的出现频率是有效果的。但在连续不断的正惩罚使用下,这个强化效果非常弱。学生没有得到教师的鼓励性语言,也没有来自父母的激励语言,这种情况下让学生的情绪陷入低迷,甚至出现了学习障碍。

4.家长群体焦虑的的情绪

由于现代升学压力之下,不只是学生有压力,而父母也有更多的压力,并且这部分压力通常会通过语言以及某些行为强加给与子女,从而导致学生压力加重。[3]

通过多次电话家访,相当一部分家长纷纷表达了她对孩子学习的担忧情绪和与孩子亲子关系高度紧张,而非常苦恼。其实疫情期间,家长实际上是充当了“教师”和“父母”两个角色。尤其是在担任“教师”角色的时候,很多时候在教授知识不得法、本身学科专业素质低、学习辅导能力低,会导致多次教授,子女无法掌握学科内容。而这个时候,家长又缺少对孩子的内心和包容去进行沟通的时候,亲子矛盾就会激化。导致家长纷纷大吐苦水“孩子不听话,教不动”,这种无力感和挫败感更加激发家长的焦虑情绪。还有一种情况是,家长企图用作为家长“权威”的形象,让孩子听命与他,发而激发了这个年龄段孩子逆反的心理,导致矛盾的加剧。

二、针对问题采取的干预措施

(一)心理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在经过两个月的网络课程,疫情逐渐趋于稳定。教育部开始组织学生于5月复学。而我校为了更好地调整学生的心理调整方案,于是开展了对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问卷设置了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评价、与父母关系评价、与同学沟通的感觉、和学生的睡眠情况、学生心情、学生压力情况进行数据收集。

本校一到六年级学生,收到有效答卷共913份,统计中男生445名,女生468名。[2]根据调查结果如下:

  1. 其中33%学生觉得自己学习一般,6%的同学对自己学习不满意。

  2. 亲子关系的满意度调查,16%学生觉得和父母关系一般,3%对和父母之间关系非常不满意。

  3. 对学习满意度仅为62.5%,与同学关系的关系度仅为82%,与老师之间沟通满意度为84.7%,

  4. 对睡眠的满意度为76.7%。14%的同学出现伤心、生气、担心、害怕等负面情绪。36.3%同学感觉压力较小,31%感觉压力适中,8%学生觉得压力较大。压力来源38.7%学生选了学习跟不上,效率低。7.5%同学反应压力来源于亲子关系。13%同学反映压力来源与个性与自我方面。

5.感受到心理上有困惑的有35.4%,少数几个同学认为自己有心理疾病。遇到困难的倾诉途径,大部分学生选择父母或其他亲人,其次是好朋友倾诉,再到科任考试,少部分学生选择不向他人倾诉。

数据普遍反映了,“疫情在家学习”由于大环境下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疫情不能出门原因,所有家庭成员被迫在有限的空间共同进行生活和工作,学生和家长的关系非常紧张。现实环境对于学生的影响是负面影响。特别是缺少积极沟通、诚心的赞美和善意的批评的情况。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和父母关系紧张,心理压力大。共同的疫情经历和惨痛的现实环境引发共鸣,焦虑和恐惧的情绪相互传染,导致整体的情绪低落抑郁。学习过程由于缺乏教师面对面的讲授、监督、跟进,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学生信心减弱、学习动机减弱。

(二)针对问题教师采取的干预措施

1.针对全班同学进行心理调整

(1)心理疏导和价值观引导相结合。

我采用的例子的榜样法,通过班会课防疫知识的学习、抗疫英雄人物的实际宣传等方法,组织学生“写心中的抗疫英雄”作文、为抗疫献出一份力量的物资捐赠活动等。通过“移情”,让学生从沉浸在移情的恐惧悲痛,关注力转移到能够化解现实矛盾的积极的社会活动中。在开展心理教育的同时开展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心理压力的宣泄口

我主要采用了运动排解和“心理信箱投递”活动。在班级放置心理信箱,学生可以直接写信给老师,去倾诉面临的心理问题。同时增强了体育锻炼活动,为学生开辟一个宣泄负面情绪的渠道,减轻心理压力。

(3)建立“互帮互助”小组

建立“互帮互助”小组,进行师徒结对一对一的小组学习,发挥同伴互助作用。让后进生在尖子生同学的帮助下,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增加对学习的信心。而且在复学阶段,后进生的学习习惯和学校生活秩序还没适应,这个时候一个同伴的榜样力量是强大的,彼此之间的监督鼓励,营造整体之间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1. 针对特殊个案进行心理辅导

针对调查的出的结论,作为班主任的我开展了以下工作:因为学生在面对不同心理压力和自身心理素质差异,面对疫情带来的负性心理完全不同根据心理疏导问卷筛选出重点辅导对象,进行重点干预。

(1)对于个案A同学,通过找学生、教师、家长三方会谈,先向表达教师和父母对他的心理关怀。指出网瘾的危害,让他反思自己最近的学习行为,引导他发现不但最近视力受损,成绩也一落千丈。在通过谈心让孩子坚定竖立解除网瘾的决心后,三方指定戒除网瘾行动,先用放心行程表规范孩子的行动,再家竖立鼓励树,每次孩子能一天远离电子产品并专心学习,就能收到鼓励信,贴在鼓励树上。帮助孩子培养自信心,激发他对美好生活追求,不断强化他的正面行为。同时让父母每个周末带孩子离家参加体育锻炼活动,让孩子丰富课外生活,远离网络诱惑的环境,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2)对于个案B同学,本来成绩非常好,学习积极性不强的问题。我采用的是上课多提问他,并在学期初成立“一对一,小老师帮扶行为”,让A同学担任后进生的小老师,在不断帮助别人的同时,

(3)对于个案C,我们班有1个同学的调查问卷显示与家长关系高度紧张,还有其中一名同学还填写了有自杀倾向的选项。加强重点学生的关注力度和迅速开展心理危机的干预刻不容缓。对于个别学生,老师对其进行了心理关爱行动,多用积极的语言为他们抚平伤痛,增加生活信心。并且对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帮助他们化解亲子矛盾,消除因为疫情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和心理冲击。对于特殊学生制作心理档案,方便后续跟踪辅导。目前学生的心理稳定,亲自关系得到很大的改善。

  1. 缓解家长群体焦虑措施

通过家校云家长课堂,开展家长心理减压专题系列课程。利用网络的平台优势,邀请心理专家、校长、教师等经验分享,线上答疑的方式。让家长心理的疑问有答案,引导家长用健康科学的心态面对疫情。对于部分亲子关系特别紧张的家庭,采用班主任牵头、心理老师辅助、德育部门领头人根据,进行点对点的突破。


复学以来,我校家长和学生总体心理状态平稳,没有危机事件的发生。学生情绪逐渐从负面情绪居多,过渡至平稳。学生对自身秩序感和掌控感的逐渐加强,慢慢回归正常的校园生活,学习成绩有所提高。作为班主任需要十足的细心、耐心、真心,有时候看到学生有成绩骤降或者行为偏差,有时候不仅仅是学生偷懒,而是背后有家庭关系僵化、心理压力太大、挫败感强、学习方法错误、自我效能感低等等不同的原因,我们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通过开展学校课堂引导、家校共育搭建沟通桥梁等方法,去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1]刘虹,小学生注意力调查分析 ,甘肃教育201106,1004—0463(2011) 06(A)—0060—02

[2]广州市番禺区南华小学2019学年第二学期复学前学生心理需求调查报告 2020.6

[3]虎金峰, 子女家庭作业辅导中家长焦虑情绪初探,少年儿童研究,2020年第三期

[4]李芹,基于公众负面心理特征分析的疫情后心理重建 page196就业与保障

2020.04

[5]张运红,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心理分析及矫正研究,2006年五月

[6]王子伊,浅谈中小学生网瘾成因、危害与治疗,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年8月上 第15期

[7]唐西胜 郑懿茜,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学生复学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大众心理学 page 27 20/12

[8]王洁, 浅谈疫情期间小学数学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2020 .9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P57

[9]王称丽 贺 雯 莫琼琼, 7~15岁学生注意力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上海科研教育,2012.12,P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