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教学策略,发展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之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4
/ 3

注重教学策略,发展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之初探

周茂龙

芜湖市湾址区保沙学校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理念被贯彻进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如何通过开展适宜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数学教育教学的主旋律。关注生本位,积极谋求教学转型,让数学趣味化、活动化、生活化,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在活动中学有价值的数学,促使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发展,成为我们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 课程资源

【引 言】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其深奥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而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认知水平较肤浅,又缺乏实践经验,对抽象的内容不容易理解和接受。这就产生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之间的矛盾。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依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学科规律,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教学,创造性使用教材,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以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

【正 文】

为了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不足之处,望批评斧正。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思维“活”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逻辑性强的学科,教师要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就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因此,教师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首先要挖掘教材资源,提高小学数学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真正在快乐中学习数学。教师可以将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通过生活化情境、趣味性游戏等形式呈现在小学生面前,这样可以发挥小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1.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原动力。在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创设生活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经常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图文并茂及动画效果,形象直观地展示生活化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60360fa4dec45_html_de5230536248da3f.jpg

如:我在教学《0的认识及有关加减法》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小猴吃桃的故事情境。上课伊始: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请来一位小客人,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课件出示小猴吃桃)瞧,它来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有什么变化,再把你们刚才看到的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兴趣盎然,纷纷举手,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通过这组生活图片,动态展示了小猴吃桃的过程,使学生深刻感受到“0表示没有”这个抽象的概念。

2. 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数学思维

60360fa4dec45_html_160b85a7f3b4eefb.png60360fa4dec45_html_86ecc812ecd99c91.png

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依据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创设问题情境,产生有价值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从而激活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时,事先让学生准备了一个圆形的物体、一根足够长的线和一把直尺。上课后,我让学生利用这些学具量出圆的周长,学生一时不知怎么测量。面对学生的质疑,我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小组内自己想办法。于是激烈的讨论开始了,一阵喧嚣之后,教室里开始活跃起来,同学们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不一会儿,汇报开始了,有的小组用线缠绕圆形一圈,然后把线拉直,测量线的长度,就得到了圆的周长;有的小组在圆上确定一个起点,然后把圆在尺子上滚动一圈回到起点,也得到了圆的周长。孩子们这些想法中渗透着很重要的数学思想——化曲为直。 

  1. 自主探索,经历过程——让学生“活”起来

“数学活动应该是从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从中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探究过程。”探索能力是小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求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取向,是创新的动力源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学生勇敢地动手尝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让思维的种子在学生动手实践中萌发出创造的累累硕果。

1.自主探究。我在教学计算1.4除以3.5时,大多数学生尝试用把小数化整数的方法用除法进行计算。而有一个学生举手表示有其他的方法,他自信地讲到,可以把1.4除以3.5改成3.5分之1.4,全班哄堂大笑。有同学反驳道:这又不是分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不可以是小数。我示意让同学们安静,让他接着说。他说:这样的结果肯定不行,但我们可以再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10倍,再约分。其他同学恍然大悟,纷纷点头,竖起大拇指。

2

60360fa4dec45_html_1b4f23aa67619186.png

.小组合作。我在教学《确定起跑线》时,带领学生来到跑道,观察并交流:不同跑道的距离取决于什么地方?学生在自主探究后发现:直道的距离是相同的,不同跑道之间的距离由两端的半圆周长决定。这时我放手让学生去测量,然后小组进行计算,在合作学习中发现其中的规律。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对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这就是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中产生的思维的火花,它是那样的绚丽多彩!

三、开发资源,活用教材——让教材“活”起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资源是指依据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主要包括各种实践活动材料、录像带、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软件及网络、图书馆,以及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少年宫、博物馆等。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改善学生课堂教学结构,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从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1.巧用生活资源。  

每一位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感受的生活体验也不同,认识事物的层次也有参差,因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生活经验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堂是学生交流经验思想、表达个人意见的平台。因此,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以丰富数学课堂教学,使之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发生良性互动,并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让生活经验得到检验、修正与丰富,实现两者间的畅通、互补与融合。

60360fa4dec45_html_7845fbf73c609b47.png

:我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考虑到一年级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已累积了一部分关于钟表的知识与经验。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通过创设“妈妈早上叫玲玲起床”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悟时间的重要性。然后组织学生,对钟面学具进行观察、发现、整理、概括,让学生自主地获得知识,并结合自己生活的经验认识时间。最后,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小丽的一天”以及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最高兴的一刻,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与生活融合在一起。  

2.妙用生成资源。  

数学教学是数学的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作用的过程。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经常会产生许多预想不到的“意外”。教师要善于运用课堂生成的资源,从这些“意外”中引导学生分析,并加以运用,以促进学生的不同发展。

60360fa4dec45_html_1b7fcbe2712da376.png

:教学13—7时,我让学生先想一想怎么算?很多小朋友都采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或先用10减7等于3,3再加3等于6的方法。正当我对此教学效果感到满意的时候,班上的一位“小淘气”却大声地说还有其他的方法。班上别的孩子都纷纷议论起来。我一下子懵了,这“小淘气”是不是在捣乱?我该不该听听他的发言呢?最后,我还是关注了这“小淘气”,并让他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原来,他是用13先减3再减4的方法。这是多么奇异且创新的想法。我立即好好表扬了他,肯定了他的计算思路。妙用课堂生成资源,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计算的方法,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带着“发现”的眼光上课,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3.善用信息资源。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家及家用电脑的普及,上网查找资料、收集信息、互动交流等将会成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积极开发和利用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使它成为学生开阔视野、了解社会的信息平台。

60360fa4dec45_html_eee714aae25bf3c.png

:在教学《吨的认识》一课中,“吨”是一个较大的质量单位,由于学生缺乏实际的生活经验,对于学生来说,“吨”这个概念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打开眼界、增大信息量,为新课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设了参观水果批发市场的情景,并引导学生观察,从一个→一筐→一车苹果,层层递进,增强体验。另外我还利用网络资源,收集了学生喜爱的大象、鲸鱼等的图片和体重,帮助学生建立“吨”的概念。  

4.精用校外资源。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社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广阔课堂。此两者都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不竭源泉。由于家庭教育也因家长的职业、爱好、性格、经历、教育观等的不同而各具特色,因此,家长作为课程资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应积极发挥家长的优势,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来丰富课堂教学的不足。

60360fa4dec45_html_bb4f6e1875fc7d71.png

:在教学《统计的初步认识》时,课前我布置了家庭小调查的任务,学生在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了自己的小调查,课堂上对小调查进行统计教学。这不仅让学生经历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还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对数学活动产生深厚的兴趣,甚至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很大的兴趣。校外资源丰富多彩,精用校外资源,可以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北师大林崇德教授指出,所谓“学生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利用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思维“活”起来;利用自主探索,经历过程,让学生“活”起来;利用开发资源,活用教材,让教材“活”起来。这些教学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自主获得知识与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

2.林崇德:《对未来基础教育的几点思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