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4
/ 2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

李施慧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四川省绵阳市 621000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活动能够很好地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并在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的新时代更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全面把握国内外新教育理念,以突出新的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建设,对立德树人教育的有效性提供保证。本文从这一角度来分析新时期立德树人教育的创新,以期对学生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立德树人

1 前言

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座谈会上的会议内容深刻地阐述了思想政治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运行过程的基本保证和基本条件、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以及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原则,它包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要更好地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立德育人为根本任务。

2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现状

2.1教育环境更加复杂

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认知及生活方式也产生了很大转变。这是由于随着数字电视、信息技术以及智能手机的广泛运用,学生能够借助诸多渠道去获得重要的学习信息,但在此过程中,也难免会获知到其他消极信息。在以往实施立德树人教育工作时,所讲述的内容均须由相关部门审核过后方能够加以传播,且通常为弘扬主旋律的内容,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种类非常多,在社会层面上,信息发布门槛也并不高,受此影响,一些思想消极的社会人员,会将错误、消极的信息传播至新媒体环境之中,若这类消息被高校学生所获知,那么则会影响到当代高校学生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构建,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开展效果。

2.2思政教育对实践的重视不够
  我国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奉行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例如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后,已经十分适宜用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种思想不仅是新时代引导人民群众向着伟大理想前进的不竭动力,也是高校中开展思政教育的指导理念[4]。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宣称方面力度很大,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是应该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的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更牢固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但许多高校的思政工作还停留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阶段,忽略了让大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深刻理解馬克思主义的过程,再加上由于高校思政教育课程的知识点较为繁多,如果只是让知识停留在课堂上,不进行课下的实践,学生往往很难牢固掌握所学知识。这就造成了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往往只能停留在课本里和考卷上,在生活中无法得到的体现,学生不能真正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看待世界,丧失了许多思考角度。

3 立德树人维度下思政课价值实现的途径
3.1教师以身示范,通过示范作用实现立德树人的理念

习总书记指出“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就说明,上好高校思政教学的关键在老师,能否做好思政教学,取决于教师能否身体力行,以身示范。教师要永远牢记古圣先贤的这些教诲,在思政教学中努力做到正人先正己。《说文解字》中有一句话叫“上所施,下所效也。”这就为教师们揭示出有效的道德教育的途径。那么在学校,这里的这个“上”就是指老师,“下”就是指学生,老师如何做,学生看到了就会效仿,这就形成了有效的学校道德教育的途径。作为老师要懂得“言教者讼,身教者从”的道理。如果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自己举止言谈都能先做到,然后再讲出来,就会有很强的说服力,学生才会认可并听从。正如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的那样,对于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因此,高校教师首先应时刻把“以身作则”当作是一种职业要求,时刻提醒自己“为人师表”的道德意识。其次,在践行“以身作则”中应积极主动,要真心诚意地进行自我反醒,自觉提高道德境界。
3.2优化思政培养目标

在构建高校思政教学体系中,需要从立德树人基本要求出发,全面设立符合学生的培养目标。首先,需要从思政课程本质出发,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整体目标。可以通过分析高校思政课程内容,有效实施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等,帮助学生从“德”出发,逐步形成一个具备良好道德的个体,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其次,高校可以从知识层面设计理论培养目标,从大学生情感角度出发,提炼思政教学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同时,也需要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思政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合作,通过有效的互动与交流,提升学生团队精神。最后,高校需要从情感上制定相应的目标,通过有效教学引导学生不断完善学生的人格修养,进而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3.3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

最后,在校园文化中做好文化育人,将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与学生文化活动融为一体。高校要利用好隐性教学资源,结合思政教育内容,组织多样化、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践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全面围绕学生发展,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及全方位的立德树人教育体系,切实优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例如,辅导员可以配合思政教育内容,组织实践活动,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领学生参观红色革命博物馆、给烈士扫墓及组织学生爬山进行文化教育,带学生进社区、养老院进行义务志愿者活动,切实用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念,组织各种实践教育活动,在活动中践行各种德行,实现立德树人和文化活动的融合,积极做好文化育人和立德树人工作。

3.4理论灌输与实践教学相统一
  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离不开理论灌输的传统方法。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言,也需要通过理论灌输、课堂教学、教材和课程等途径,获得对“德性”的理性认识,再利用其指导实践。虽然理论灌输是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方法,甚至是首要方法,但这只是让人们接受了道德观念,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有道德行为,它必须通过实践教学才能将人们真正的想法付诸行动,所以实践也是德育的关键因素,道德行为的真正形成只有通过学生与特定事物以及周围环境的密切互动。所以,在高校立德树人的过程中,把理论灌输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才能让广大学生有意识地将其拥有的“道德观念”转化为“道德行为”。

4 结束语

立德树人投射的是新时代高校的教育价值观,对广大高校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开展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必须要对其本身进行深度剖析,唯有全面、充分了解和把握高校立德树人的内在意蕴、具体表征,才能在具体实践中形成并不断推进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强大合力。

参考文献

[1]王文颖.坚持立德树人 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廉洁教育[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0):247,234.
[2]任晓峰.立德树人融入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探索——以荣毅仁纪念现场教学为例[J].智库时代,2018(44):67,69.

[3]贾春欣.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4):127-128.

[4]李义波,朱必法.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5):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