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德育教学中的转化与结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4
/ 2

论初中德育教学中的转化与结合

何雄飞

恩平黄冈实验中学

摘要:“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德育教育是中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有着直接影响作用。初中阶段正处于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生长期,学生处于幼稚与成熟的矛盾之中,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期。为了真正提高初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者就必须从转化与结合的角度审视德育工作,审视学生发展。文章从灌溉教育与渗透教育、直接说教与间接引导、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自我教育与榜样模仿五个角度入手,探析初中的鱼教育的转化与结合,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转化;结合

若将学生的成长发展比做电波示意图,那么初中学段学生的点拨示意图将呈现最大起伏、最大跌宕、最大转变。即从侧面强调,初中学段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需要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者强化认识,重视德育教育,在转化与结合中保证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一、灌溉教育与渗透教育转化与结合

灌溉教育是一种相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即通过将道德知识灌输给学生的方式,强化学生的道德认识,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道德理解,发展学生的道德行为。该教育模式虽然具有僵硬性色彩,但实际上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道德知识的传输性。因此,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者应当“择其善”,在此基础上融合渗透教育。

渗透教育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它能够无形之中滋养人的身心,能够给学生以温暖、以呵护、以安慰。这里所说的渗透教育包括利用环境渗透、利用学科教学渗透,即将整个校园环境都搭建成“德育的天堂”。这样才能够将德育教育落实到实处,真正实现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

二、直接说教与间接引导转化与结合

直接说教是原有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它虽然能够“直击要害”,但却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叛逆心理发展。但开展德育教育又不能避免直接说教,道德说教为主要形式。因此,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者应当参透说教二字的艺术色彩,要将直接说教与间接引导相结合,利用不同的说教方法、说教技巧,循序渐进的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为道德教育增加润滑剂。

一初中教师要注意说教时要确定说教立意点,不能迷茫不清,导致学生对道德认知产生错误认识;二初中教师要注意说教时不能直接突进,要委婉、柔和、循序渐进,从侧边入手,不断扣响学生内心深处的大门。且随着学生年龄的转变,到了初三阶段的学生,它们已经具备了自我行为审视与认知能力。教师的直接说教应当逐渐减少,主要以引导为主,目的是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引导学生产生正确道德认知、正确行为发展。

三、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转化与结合

人作为个体,本身就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在过去的德育教育活动中许多教师过分注重理性,告诉学生是什么、为什么,但却缺乏感性的润泽与呵护,导致学生无法真正从内心深处明确怎么做,缺乏感性驱动。教师要想提升德育效果,就要融入感性教育,但并不是指完全摈弃理性教育。因为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理性认识相对薄弱,思维发展逐渐由感性转向理性。

因此在实施德育教育工作时,初中教师也应当认识到学生该阶段学习成长的特殊性与规律。适当的从这一角度出法,调整德育教育方式,既可以通过感性教育与学生内心深处之间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们自觉被情感驱使,投入道德学习。又要通过理性引导,让学生明白是什么、为什么,让学生逐渐形成道德观念深刻理解与正确固化。

五、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转化与结合

学生道德观念的最终形成需要认识也需要实践,二者之间缺一不可。教师必须在落实开展德育教育时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双向结合,既要从理论层面让学生认识到道德发展的重要性,通过直接的道德理论知识教学,强化学生的道德认识。又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将学生带入到道德实践的课堂,让学生们在实践中理解理论,在实践中实现自我道德发展。

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义务劳动”、“慰问敬老院”、“手绘祝福信”等。这些趣味活动不仅能够将爱与温暖传递到每一个角落,同样能够延伸拓展德育教育的场所,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转化与结合。

六、自我教育与榜样模仿转化与结合

榜样示范法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方法。初中学段的学生尤其更喜欢追捧各种各样的榜样,如影视明星、如英雄伟人、去道德模板等。实际上,班主任本身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个体也是学生的学习榜样。因此,班主任要注意尊重榜样示范法,选择积极的榜样,包括道德榜样以及自我,进行自身行为约束、自身道德影响。从正面的角度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让学生认同教师,进而认同道德行为。

同样,班主任要适当的选择班级内的学生道德榜样,定期评定“道德之星”,让学生们之间形成相互学习的道德氛围,这样能够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约束,从榜样中强化学生道德认识与行为发展。

结束语:

教与育二者之间本身就有着转化、结合点,它不是简单的表面联系,而是因地制宜、学生出发、契合德育特点的转化与结合。初中的鱼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把握上述德育教育转化、结合点,将转化与结合“并行”。这样才能够动态优化德育教育的全过程,提高初中德育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葛建军.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德育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2020(13):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