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4
/ 2

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侯化珍

涡阳县自资源和规划局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资源有效利用已经逐渐引起全社会关注。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离不开土地规划管理项目的开展。信息化管理作为运用高新科技及网络体系摆脱传统管理模式的手段,能提高管理质量,攻克管理模式改革难关。

关键词:土地管理;信息化

引言

土地管理范围较广,囊括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资源调查等方面,是保障人地关系协调的关键。传统土地管理模式的不适性愈发凸显,影响土地资源综合管控成效,在此背景下信息化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受我国信息化管理经验较少、体制机制建设滞后等因素影响,当前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缺乏规划、模式欠佳、保障性条件不充足问题,阻碍信息化土地管理体系的稳健发展。基于此,为助推我国实现土地信息化管理目标,探析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1土地管理

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土地规划及建设、土地保护等内容均在土地管理的范围内。在实际管理中,以相关政策为参照,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决策,使土地资源被最大化利用,保证人类生产生活的稳定性。

2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难题

2.1缺乏规划

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较为复杂,主要源于管理涉及部门多且信息庞杂,还关乎民众权益、耕地保护、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方面的稳定性,为此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需具有规划性,避免有的部门或信息游离于该管理系统之外,降低土地管理综合性。当前,土地管理信息化存在上级优于下级问题,虽然各部门积极建设信息化管理体系,但各方联动性不强,管理信息共享性较差,不利于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2.2模式欠佳

良好的信息化土地管理模式是资源集聚并发挥IT技术优势的载体,只有信息化建设模式科学高效,才能实现土地信息化管理目标。受不同区域土地管理能力不均衡现象的影响,加之我国信息化土地管理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偏重土地资源整合与存储及模式创新乏力问题,无法挖掘信息化土地管理潜能,影响IT技术及数字资源利用成效。

2.3保障性条件不充足

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一定支持条件,如技术资源、网络资源、人力资源、财力等资源,这就需要土地管理部门科学策划、有效管理、优化配置、创新实践,在提供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保障性条件的同时,解决土地管理难题。当前,多地信息化土地管理发展条件不足,主要源于政策解读不到位、管理缺乏规划、人才紧缺,不利于新时代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活动的科学发展。

3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3.1提高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质量

第一,研究信息化土地管理有关资料,从国内外研究成果中总结经验,充实信息化管理理论,验证信息技术与土地管理融合发展的可行性,为区域性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做好准备,通过深入研究避免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走弯路,为在研究成果共享前提下提高信息化土地管理建设质量奠定基础;第二,立足区域性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实况加强顶层设计,可规设周期性建设方案,确保建设活动有据可依且具有衔接性,符合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求,能在推行有关方案的同时解决现阶段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难题,保障土地管理技术最优、标准最佳、质量最高,能优化整合当前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资源,满足区域性土地管理方法创新需求;第三,关注参与土地管理各部门、各环节信息化建设现状,灵活调整规划对策,根据城市规划管理、国土资源管理、土地管理、全市车辆调度、地理测绘及管理、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环保监测、公安应急、旅游服务等综合性信息化管理要求灵活规划,保障土地管理工作系统、全面,在经济、人文、政治、技术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提高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的综合质量。

3.2丰富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模式

信息化建设模式是IT技术与数字资源集成下的产物,一方面,反馈阶段性“互联网+”土地管理机制发展实况;另一方面,迎合土地信息化管理需求,达到提高土地管理质量的目的。例如,依托区域性电子政务平台,根据地区土地资源特征,在“三网+一库+一体系+二平台”模式加持下,扩宽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其中“三网”主要是指外网、政务网、局域网,“一库”主要是指国土资源核心数据库,“一体系”是指国土管理数据信息共享服务体系,“二平台”则为国土数据管理平台及综合性服务平台,旨在建设可靠、安全、便捷、稳定的土地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一站式”“一张图”协同联动管理目标。又如,运用“大数据+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模式,一方面,应用该技术提高各领域、各部门土地相关数据信息整合有效性,为充分运用土地管理海量数据资源规设工作方案提供条件;另一方面,运用该技术的存储、分析、挖掘等功能,洞悉周期性土地管理规律,预判土地资源调配走势,根据潜在管理风险完善土地管理计划,使土地管理信息化能力不断提升,有效发挥信息化管理优势。

3.3为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充分条件

第一,统一管理规范及技术标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土地资源环境差异性较大,存在横向土地管理成果无法比较问题,不利于信息化管理举措推广,为此我国需统一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规范及标准,编设具有宏观性、可行性的建设要求,确保信息化管理系统硬件、软件相同,省市县管理信息能共享,土地管理体系具有开放性、规范性、标准性,为其他部门及领域引入信息化土地管理体系提供便利条件。第二,建设专业队伍。在土地管理领域内加大懂技术、会管理、善创新人才的培育力度,使之成为遥感、测绘、地质矿产及土地资源领域复合型人才,为不断应用新技术提供人才保障,使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队伍更加专业。第三,提供资金保障。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信息系统、设备等物质的优化配置,同时还需高效运维、定期养护、及时更新,保障信息化管理手段始终科学高效,为此地方政府需加大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资金调配力度,避免周期性土地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半途而废,通过深入规划建设做到信息通畅、上下联动、纵深到底、横向触边,打造土地管理信息共享大格局,继而提高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质量。

3.4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方式

一是建立相对全面的土地信息数据库。将土地管理工作所涉及地块的勘测定界、土地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影像等地图资料和征、供地信息,权属、性质等登记数据进行整合后存储在一个数据库中。建立容易维护和使用的数据接口,方便数据的更新和调用。二是建立准确快速的信息处理模块。开发一个准确、快速、更加智能化的数据信息处理模块。通过此模块,用户可以得到关于具体地块的全面数据信息,从而更加快速、准确地作出决策。三是建立方便快捷的文件导出模块。此模块主要基于现有的土地征收管理规定和流程,将信息处理模块得出的地块信息进一步计算、调用,导出符合标准的制式文件资料。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地规划管理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随着信息技术进步和土地管理制度变革始终在前进的工作。只有从事土地管理工作的人员主动创新,不断加强信息化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工作开展才会更加准确、科学、高效,使我国土地管理工作朝着信息化方向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葛秀历,李丽.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06):97-98.

[2]宋洋.土地管理信息化的方案及建议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4):16.

[3]常芳.土地管理信息化的方案及建议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