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世界级城市视角的环首都圈水资源发展策略与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4
/ 8

基于 世界级 城市视角的 环首都圈 水资 源发展 策略与路径

杨坤 王琪 黄紫雯 陈少东 殷果 朱彦洁 张宇航

深圳市格云宏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深圳 518112


:水资源供需及安全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是新形势下环首都圈最重要的“刚性需求”。本文从“北京-纽约-伦敦 -东京-巴黎”的世界级城市视角,从水资源存量及供给、产业用水结构与城市发展、雨水利用、水质安全四个维度对北京市水资源问题综合对比分析,提出环首都圈水资源发展、保障四大措施。“开源”:发展水资源回用技术;“节流”:增加中水利用,减少天然水资源浪费和管网渗漏产生的浪费;“治污”:透过“净化循环系统”治理污染水环境;“管理”:建构“水资源安全格局统筹管理体系”,对北京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全球城市目标的实现与水资源保障具有战略参考意义。

关键词 :世界城市;水问题;比较分析; 环首都圈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X826 文献标识码: A


Beijing Circle’s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Strategy using the Perspective of World-Class City


Yang Kun, Wang Qi, Huang Ziwen, Chen Shaodong, Yin Guo, Zhu Yanjie, Zhang Yuhang

(Shenzhen GreenUnity Corp. Ltd, Shenzhen, 518112;)


Abstract: The supply, demand and safety of water resources has always been a major issue related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and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rigid demand" in the capital circl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world-class city of "Beijing-New York-London-Tokyo-Paris", this articl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Beijing's water resources issues from the four dimensions of water resources stock and supply, industrial water use structure and urban development, rainwater utilization, and water quality safety. We put forward four major 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round the capital. "Open source": develop water resources reuse technology; "throttle": increase the use of reclaimed water, reduce the waste of natural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waste generated by pipe network leakage; "pollution control": control polluted water through the "purification cycle system" Environment; "Managem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water resource security pattern overall management system" has strategic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lobal city goals and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proposed in the new round of Beijing's urban master plan.

Keywords: world-class cities;water issues;comparison analysis;Beijing circle


1 引言

水资源对于区域、城市同时具有支撑和约束作用。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气候增多,并导致水资源供给的不规律改变,这对于经济发达、人口高度密集、城市版图持续扩增的世界级城市而言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可能导致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2010年北京的城市化率已达到77.31%[1] 。若按照大北京地区现有的以双核心多中心的都市圈战略发展的模式和人口的扩张趋势发展,其腹地面积和总人口将超过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世界城市。

北京在迈向世界城市进程中,其空间、人口、用地与资源仍有优化整合、统筹发展的空间值得探讨。随着快速城市化、人口增长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发展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水资源的短缺目前业已成为决定北京迈向世界城市的规模和速度的关键因素。

纽约、伦敦、巴黎、东京,从19世纪即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目前城市化水平已在70%以上,正步入到后城市化进程,它们长时间关注如何有效利用有限水资源,以实现人水共存的和谐人居环境。以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为代表的世界级城市作为参考案例,借鉴其治理水资源经验和先进城市管理理念,对北京的水资源安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北京市水资源问题综合

2.1 北京市水资源“供-需”问题分析

北京市水资源供应主要由地表水供应和地下水供应两部分组成。地表水供应主要依靠官厅和密云两大水库,北京市90%以上的地表水供应均来自这两个水库,年均供给量约为10亿m3。资料表明(参考下图1),官厅水库20世纪50年代年均来水量19.3亿m3,90年代为4.3亿m3;密云水库60、70年代年均来水量12亿m3,90年代为7.9m3。1999年以来,北京及周边地区发生持续干旱,1999~2005年7年平均降水量450mm,仅为北京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77%,两大水库可用来水量降到了建库以来的最低点,2002年两水库可用来水量之和仅为1.73亿m3。降水持续减少造成北京市水资源严重短缺。


6035e3edc1430_html_a5e6fedf336f6ed1.gif

图1 1955-2006年官厅、密云水库来水量变化图[2]

Fig 1. Guanting、Miyun Reservoir water volume change chart 1955-2006 years

从地下水资源来看,北京市80%以上的水资源来源为地下水开采,地下水年均开采量约为26~27亿m3,远高于其它世界城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地下水的补给量却严重不足,1999~2003年地下水年均补给量仅为16~18亿m3,仅为地下水年均开采量的2/3。

6035e3edc1430_html_a9c4c8522254dda8.gif

图2 不同年代不同供水保证率下北京市缺水状况[3]

Fig 2 Different times under different water supply guarantee rate water shortage in Beijing

北京市每年用水量约为35~36亿m3。由于北京地区水库来水量逐渐减少、高频率的枯水年份更增强了北京市缺水的危机感。北京现阶段的年用水量在平水年尚可维持低水平供应,在枯水年或者是连枯年份,北京是年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仅为22~30亿m3,缺口水量达10亿m3。根据北京市水利部门关于《北京市水中长期供求计划报告》预测,按照50%保证率进行计算,市域至2000年缺水近5亿m3,至2030年缺水超过10亿m3,呈现出明显的增长势头。

同其它四个世界级城市相比,目前北京的人均年用水量约为110m3,高于伦敦和巴黎,略低于东京,大幅低于纽约(如表1)。



表1 世界城市人均用水量和地下水比例表

Table 1 World Cities proportion of per capita water consumption and groundwater table


北京Beijing

东京

Tokyo

纽约

New York

伦敦

London

巴黎

Paris

人均用水量m3()

Per capita water consumption m3 (years)

110[4]

127[5]

209.2[6]

61[7]

73[8]


地下水比例%

Groundwater ratio%

82

3

8.4

15

55


6035e3edc1430_html_fe11d0fb6f0a84.png

图3 世界城市水资源量比较

Fig 3 World-class cities Urban Water resource volume comparison

2.2 水资源供给超支带来的主要问题

1) 地下水超采使地下水位埋深增大

由于北京市地下水长期过量开采,导致北京地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地下水下降引发市区地面沉降等一系列问题。1980年末, 地下水位下降15.55m。2007年末地下水埋深为22.79m,与2006年末比较,地下水位下降1.27m,而2007年地下水严重下降区面积为5195km2,比2006年扩增145km2,地下水漏斗面积1028km2,主要分布在朝阳区的黄港至长店一带。

6035e3edc1430_html_3c388ba1a339fdc1.gif6035e3edc1430_html_5fbf304c54db5cd3.gif


图4 2007年北京市平原地区地下水位埋深[2] 图5 北京市地下水位平均埋深年际变化[2]

Fig 4 2007 Beijing plain area groundwater depth Fig 5 The average depth of the water table in Beijing


6035e3edc1430_html_5c06b2d899d44bd2.gif6035e3edc1430_html_c4ecdb17fb185aaa.jpg

图6 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超采区分布图[4] 图7 北京市符合各类水质的井眼数目[2]

Fig 6 Beijing Plain groundwater overdraft distribution; Fig 7 Various water borehole number in Beijing

2 ) 地下水超采使地下水水质恶化

2002年北京市针对14个区(县)的40眼井在枯水期(4月份)和丰水期(9月份)进行两次监测,符合Ⅴ类水质由2001年4眼井增至7眼井,符合Ⅲ类水质由2001年23眼井减至21眼井。从监测资料分析,超过Ⅲ类水质标准主要污染物指标为总硬度、混浊度、氨氮等。北京市符合各类水质的井眼数目如上图7。

2.3 北京市产业用水结构与城市发展问题

产业结构及其衍生的供水问题是北京市目前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之一,也是北京市可以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北京市万元GDP用水量与国外世界城市比较存在巨大差距。“2003年北京市万元GDP用水量已是1992年日本的10倍,1995年英国的7倍,1995年美国的1.6倍。城市尺度比较的话,2003年北京市万元GDP用水量是纽约的90倍,东京都的38倍”[9] 。造成北京和其他世界城市之间万元GDP用水量巨大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和GDP总量上的差异。

分析北京2002和2005年水量分配比例图可以看出,北京市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两者相加的比例都在67%,两者用水量占用比例过高,这与北京作为国家首都、政治中心的定位是不匹配的。

从下图12-13可以看出,2005年北京市工业及农业用水占北京市总用水量的67%。尽管工农业生产耗水量在全国属于较低水平,但用水的经济指标和技术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万元农业增加值用水量是澳大利亚的3.5倍、韩国的2.1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是日本的9.5倍、韩国的6.2倍。可见水资源效益处于低水平,现状水资源效益仅84元/m3,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目前,北京还有30%的有效灌溉面积未有节水灌溉工程措施,大水漫灌会造成水资源浪费。

6035e3edc1430_html_7c42b3d35d3ac573.png6035e3edc1430_html_a99940509e4d7354.png

图8 巴黎2006年 图9纽约2005年

Fig 8 The proportion of water use in Paris 2006 Fig 9 The proportion of water use in New york 2005


6035e3edc1430_html_d6cadd315cdf9e71.pngGroup 2

图10 东京2005年 图11 伦敦2006年

Fig 10 The proportion of water use in Tokyo 2005 Fig 11 The proportion of water use in London 2006

6035e3edc1430_html_ffbf2ddbfbc17e48.png6035e3edc1430_html_2543322d808d8aa4.png

图12 北京2002年 图13 北京2005年

Fig 12 The proportion of water use in Beijing 2002 Fig 9 The proportion of water use in Beijing2005

2.4 雨水利用

1) 北京市降水量时空分布

分析1961-2004年统计数据可知,北京市年降水量约为600m,总体随时间演替呈下降趋势。由于北京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的关系,北京地区年内降水量分配极为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2.5%,其中7月份降水量最大,占全年降水量的32%,11月至次年3月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5.2%。

从空间上看,北京市年降水量空间分布随地势变化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现象,但空间差别不大。因此,由于北京市地区降水时间相对集中,空间分布均匀,易于开展雨水利用。

2) 城市雨水利用现状

随着北京城市化进程加速,市区土地硬化面积逐渐增加,造成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同时城市地下水的补给受到了限制。推行雨水存储,除了能有效利用雨水资源,减少消耗自来水,达到节水目的。更能减低因为都市过度开发导致的暴雨、洪水问题,以及提高都市居民应对危机处理的能力。

在雨洪综合利用方面,北京目前已建设雨洪利用工程1355处,蓄集雨洪能力近8000万立方米。仅2011年6月23日暴雨期间,城区雨洪工程综合利用雨水量达113万立方米。虽然北京市雨洪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但是尚未形成综合的、完整的技术体系,工程的建设缺乏整体性和统一性,雨水利用与控制的专项设施和设备有待提高。

2.5 水质安全

水环境污染是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最为严重和突出的问题。据有关部门预计,海河流域2030年的污水入河量将比现状增加35亿m3左右。

2.6 水资源供应与管理

1) 市政供水管网建设管理与维护

从数据统计(表2 )可以看出,东京和纽约两个城市无论从水资源利用技术、市政供水管网的建设还是从运行管理及维护的角度,也都做的非常好。纽约城市的管道渗漏率不超过10%,而东京仅为3%。

表2 世界城市水资源漏水率比较表

Table 2 World Urban Water leakage rate comparison table


北京Beijing

东京

Tokyo

纽约

New York

伦敦

London

巴黎

Paris

供水管漏水率%

Water supply pipe leakage rate%

17 (2003)

3.1

10

17[10]

20[11]

数据源:作者制

对比东京、纽约、巴黎、伦敦等世界城市,北京市目前的供水管网系统存在的两个方面的主要问题:第一、水供应方式单一和回用不足。目前北京市采用粗放的、单一供水方式(自来水),没有中水利用或多层次回收利用水资源的系统,造成大量的不必要浪费;第二、管道老化及渗漏严重。由于管道老化问题严重,供水管道的渗漏率高达17%(2003年数据),接近两成的渗水量带给本来就水资源紧缺的北京市用水增加负担。

2) 水价

建设部在《城乡缺水问题研究》中研究认为,我国目前水价偏低,水费仅占工业成本的0.1%~0.4%,占居民生活费用不足0.5%。北京的天然水资源少、人均水资源少,但是人均用水量相较其他世界城市用水比重很高。 有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北京水价过于低廉,为五大世界城市之中收费最低,且节水措施未普及、节水意识不足,导致北京人均用水量相对高。

北京其实已属于“严重缺水性”水资源,若不再采取人均用水量定额限制,执行全面节水计划,在持续人口增长、城市扩张趋势下,将难以保证未来人均基本用水,并足以危及人居基本生活安全,以及城市运转安全。

3 世界城市比较与水资源策略及路径探析

3.1 增加供水来源

1) 南水北调

据官方资料,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计划从2010年到2020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从丹江口水库调水114亿m3至北京,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北京水库缺水和地下水严重超采的状况。但依赖远距离调水不是可持续的方式,应从北京城市自身的城市多层次基础设施(饮用水、非饮用水、中水、污水等),以及城市空间布局、产业等各层面,进行全面节水计划。

2) 雨水利用

① 进一步加强雨水利用的技术研究与示范,实现雨水循环利用。包括提高城市防洪能力利用雨水存储技术增加城市可用水量、增加雨水利用的城市防洪雨水排水技术体系的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雨水蓄水地图”的方法值得效仿,主要目的在提高下垫面雨水入渗率,加强雨水蓄存收集,为东京都目前主要大力推广的应对措施。雨水储存主要有三大效益:(1) 形成小区小型蓄水库。(2)预防都市型洪水。(3)做为灾害应急用水。并可以将蓄水地图结合城市绿地系统,加强土地多元利用。

② 完善雨水利用技术规程、规范,指导雨水利用技术实施。

③ 深化工程技术措施规划,全面实施雨水利用。

④ 制定政策法规,鼓励雨水利用。

3) 海水淡化

目前,北京正在启动海水淡化以解决北京城市供水问题的相关研究。海水淡化水源可能自渤海湾取水,但成本较高,预计出厂价为6元/立方米,运至北京将增至近9元/立方米。现阶段我们可以致力于提高海水淡化技术,降低海水淡化大规模投产的成本和节能减排问题,以增加北京供水来源。

3.2 用水及节水方式

1) 提高供水、用水技术水平、产业结构调整

从城市行业用水比例分析来看,世界级城市工、农业分布较少。由图 可知,除巴黎(核电及相关产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近三分之二)外,其它的世界级城市(纽约、东京、伦敦)的四分之三的水量均用于家庭(居民)用水。

建议北京市在城市发展与产业结构长期规划上,尽快建设多层次供水系统,将饮用水、非饮用水、工业用水等供水道分离,对于节约稀缺天然水资源起到一定帮助;加大中水处理及利用的手段和力度;检查、更换旧的管道系统,运行/维护好市政供水管道,降低管道渗漏率。

建议现阶段,应在工业用水方面学习西方国家经验、农业用水方面学习中东国家经验,大力提升北京市供水、用水设施、设备和节水设备的技术水平,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解决北京市缺水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2) 水价,水管理的经济手段

分析图14可知,人均水资源高的世界城市,不代表其人均耗水量高;收入较高世界城市其平均水资源消耗反而较北京少,水费收取较北京高。同样的,东京、纽约、巴黎虽拥有较高的人均水资源,但因为高水价、水务课税重,且节水措施普及,供水管网健全等因素,该城市人均用水量显示偏少,说明该城市的节水措施渐有成效。

6035e3edc1430_html_2891f7f80d3ea5f6.gif

图14 收入最高的城市的平均耗水量在下降[9]

Fig 14 The highest income in the city, the average water consumption decreased

不论从五大世界城市平均水价或融入平均国民生产毛额分析后的水价负担率而言,巴黎的水价算是最贵的,伦敦、纽约、东京等水价亦普遍为北京的数倍之多,与其他世界城市相比,虽然单从每方水的价格来看,北京市自来水价格(3.7RMB,约合0.58USD)远低于其它几个世界级城市,但是从水价与人均年收入比值的对比来看,在使用相同水量的情况下,北京市相对水价同纽约基本持平,远高于东京和伦敦。因此,单纯的提高平均水价的方式,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会加大低收入家庭的负担,不利于社会稳定。

表3 各主要城市水价及人均年收入对比表

Table 3 Major cities comparison of price and per capita annual income


北京

东京

纽约

伦敦

人均年收入(万元,USD)

Annual per capita income (Ten thousand Dollars, USD)

0.79

5.35

6.08

5.76


每方水价格(元,USD)

Price per square water

(Dollars, USD)

0.58

2.65

4.38

2.65

比例(水价/收入)

Ratio (water price / income)

0.74

0.50

0.72

0.46

数据源:作者制

考虑到北京市水资源紧缺程度较其它几个世界级城市严重,应逐步提高水价,以达到水费占家庭收入的2.5~3%左右为宜。

建议在各行业及生活用水中应实行水价累进制(即阶梯式水价),在保障基本用水的条件下,大力提高不合理、过量耗水的价格,在不加重基本保障用水费用负担的前提下,促进节约用水,着重提高耗水产业水价。同时,建议降低中水、回用水价格。

3) 水资源政策法规

鉴于北京市水资源紧缺的现状,建议从几个方面改进北京市水资源相关政策、法规。

A、“开源”:

颁布法规,推行优惠政策,鼓励雨水利用技术推广及雨水利用工程的实施。

B 、“节流”:

(1)限制高耗水产业。目前北京、天津、河北等地仍有许多高耗水产业如洗浴中心、高尔夫球场、滑雪场等产业,北京应适当减少该行业,且辅导该行业用水量和用水来源。减少、控制高耗水项目,辅导产业转型,对于北京非常重要。严格限制政府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用水指标,将用水量作为考核其年度成绩的重要标准之一。

(2)节水技术和器具的推广以及水表的安装对于住户、商业、工业用户、集团等限制用水量起到一定的效果。北京市政府也已制定了水表安装计划,已要求家庭和企业安装水表,以便于形成完善的监督机制,督促据实缴纳水费。

(3)“人均用水量”标准定额计划的制定亦极为重要。以伦敦市为例,2009年底伦敦人均用水量为167升。在节水规划推行下,伦敦政府计划未来家庭的消费量需降为每人每天130升[12]。因此伦敦整体水资源用水结构都需要因应节水目标而做出相应调整。

北京市政府需提出针对性的降低人均用水量方式,并在社会上推广。每人每日耗水量定额的规定有助于节水,北京更应针对各产业、家庭等各层面,规定耗水量定额,以减轻北京水资源过度浪费的问题。

C、执行与管理

启动“全市节水计划”,由“干旱预防委员会”监督执行“限制用水令”, 针对各政府机构、企业及市民分别提出具体节水要求。对于人均水资源缺乏的北京,应制定详善的“北京节水计划”,并成立“干旱预防委员会”提高执行力。

4) 教育和宣传

作为世界城市水资源节约使用的代表国家-日本,其水资源节约利用的理念并非完全采用经济和法律的方式来进行调控和约束,利用大力宣传、节水技术和节水理念的推广使得日本人民具有很高的节水意识。

例如,日本墨田地区许多新建设的公共建筑及一般家庭已大量使用雨水收集和利用设备,起到相当成效,此举值得北京推广及学习。

3.3 水质安全

通过治污提高城市水质,保障用水水质安全是当务之急。原因为两个方面,一是当前的水质达到了较高的阈值范围内,具有极大的风险和治理成本,应尽快治理;二是,若不及时减缓水污染问题,待南水北调调水实施后,污水排放量可能会有所增加,加上产业持续发展,这将加剧海河流于中下游污染情况。具体建议如下:

修建大型下水道、完善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并立法对河周边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严格管理。透过“净化循环系统”全面控污、治污,治理污染水环境。

“净化循环系统”可分为大循环、小循环子系统分别推广。大的净化循环系统通过京津冀污水处理厂和废水重点分布点构建。在小循环子系统的构建方面,建议:1)在如城区、村镇等小尺度推广污水净化,增加中水回用率。2)紧密结合城乡规划布局以及城乡绿地景观、湿地系统等,灵活设计雨水收集回用装置。3)应重新检讨污水处理厂位置及管线分布,缩小中水系统服务尺度,可参考东京的模式,为求土地高效利用,东京将再生水处理厂与小区、居住空间融合,人工水道仿自然化,提高居住质量,为“与水共生”的新兴合作模式。

采取其他有助于水质改善的措施,如企业排污前须对污水进行预先处理、化污泥为沃土、重点监管并减少油脂排入下水道、研发合流制污水溢流控制技术、加强北京市环保局监测措施等。

处理后回用的城市污废水可达到节省水资源的功效,更重要的是,“中水”回用和雨水蓄积再利用还作为稳定且新兴第二水源,以改善城市和区域的供水能力。有研究预测,若加强综合考虑污水处理,在成功实现了再生水利用以及水量配置的前提下,海河流域2020年、2030年的再生水可利用量将分别达到23.9亿m3、28.6亿m3

3.4 “蓄与养”: 关于全面保水

首先,建议将上游蓄水工程转变成调节水库。大北京面对如上游84%全部水库控制、中下游河道断流、劣五类水质等中下游水环境与上游的水管理存在矛盾的水资源水环境问题,此问题可以借鉴英国的先进经验给予解决。泰晤士水务公司为了解决上游水利工程造成的中下游水环境矛盾(河道干枯、污染等问题) ,通过上游蓄水工程转变成调节水库增加了枯水期的河道水流量。

其次,可以采取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手法。在枯水期抽取地下水帮助加调节河川流量;在丰水期将处理过的河水人工灌入地下水层。此举是一种将有限水资源充分利用,改善水环境的供应的有效措施,既有助于解决枯水期河流污染难以控制的问题,又可节省改善枯水期河川水质所投入的资金,并改善地下水位急速下降的趋势,帮助地下水位回升。

3.5 水资源统筹管理

英国针对水资源的水量、水质、水工程、水处理全流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水管理服务体系。例如,泰晤士河的水源工程、水质监测、污水回收、水处理、供水管网、到输送至用户,全部由泰晤士水务公司负责[11],这对河川水环境保护、城乡供水和水质监督控管起到重要作用。这种管理方式符合流域、水文和水资源特点,可以说是当今较为理想的水管理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一切与水有关的活动均由水管理部门统一管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全部由水管理部门负责,并由水管理部门明令一系列制度和相关法令。此举措能提高流域水环境、水资源、水量和水质保护恢复效率和成功率。

为保证大北京用水的水量和水质,建议规定取水必须先得到取水许可证,污水必须达到法律规定的水质标准才能排入河川或湖泊。可透过发行市/县政府债券以帮助北京市政府筹资改善上游水环境;可增加经费来源完成环境改善工程,增进全民参与环境议题;从投资效益的角度来看,从改善上游土地利用和生产方式为出发点,比硬件工程更具经济效益,不仅降低投入成本,水质改善效率更大。

4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北京目前正在积极开展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长期规划,并且已经启动了节水型社会、节约水资源等工作,可以预见,若加强本文以上所述的多方面综合努力,北京的水资源危机可以得到缓解并有望较大程度的降低。

尽管由于北京城市化发展速度快,现阶段的改善水资源综合措施可能在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效果,以及相应表现出来的北京在一定时期内可能仍会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紧缺问题,然而在长期投入保水、节水工程和软性工程等措施下,节水效益和投资效益必将有所成效。

4.2 结论

水资源危机是北京最大的隐忧,在迈向世界级城市的过程中,水为新形势下大北京地区最重要的“刚性需求”。不可否认,过去急躁的规划建设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当前的水资源危机,并已经影响到了人居安全,表现为在水资源越发短缺的趋势下形成的水资源利用的恶性循环。我们应该清晰的认识到,只有从过去城市规划建设经验教训中认识到转变发展模式的必要性,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如何调整城市的发展方针是当下北京实现迈向世界城市目标最需要思考的议题。

综上研究和论述,水资源安全是健康美好人居环境之本,实现大北京地区水资源安全应作为区域城乡发展的上位目标,保障可持续生活、生态、生产用水。因此,在新形势下急需提出“大北京水资源安全格局”等上位战略目标和规划,为未来大北京地区城乡空间发展提供指导方针。其中,首当其冲的近期目标就是全面落实“开源”、“节流”、“治污”、“管理”四大措施,强化大北京地区水资源安全格局。

首先,“开源”。推广雨洪蓄存利用、海水淡化等技术的研究与实施,增加大北京地区的供水量,从源头上缓解北京水资源紧缺的压力。增加科研的投入力度,发展水资源回用技术,以提高“中水”的回收率和二次使用率;通过污废水的治理形成二次水源。通过“南水北调”等调水工程增加水源。调整大北京城市发展中长期规划,调整产业结构(配合全国经济区域发展规划),从根本上解决水源需求问题。

其次,“节流”。安全的城市供水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纽约等几个世界级城市也将其视为重点议题。北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进行开发水源和水资源利用的同时,必须把水质安全放在第一位,确保供水安全。学习先进的供水理念和技术,推行多层次多样化供水方式,增加中水利用,减少天然水资源浪费;加强城市供水管网的建设、供水运行管理与维护,减少由于管网渗漏产生的浪费。

再次,“治污”。修建大型下水道、完善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并立法对河周边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严格管理。透过“净化循环系统”全面控污、治污,治理污染水环境。

最后, “管理”。 通过法令、法规及政策等方式,加强对水资源的节水强度与管理效率。从管理组织结构上着手建构“水资源安全格局统筹管理体系”,加强区域协调机制,做出创新的变革。进而制定“水资源安全行动计划”,以水为骨架依整体流域上、中、下游综合治理,建立行动计划网络,以实践节水型社会之理想。通过水价调整等经济杠杆,一定程度上平衡北京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水资源安全格局应是有弹性、稳健的格局。无论从总量、调度的分配,到人和人之间的分配,应设计一种较有适应性、有弹性的体制。透过水市场机制实现水和城市发展格局的匹配关系,以实现大北京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于全国更具有示范性意义。加强宣传与教育,使市民从根本意识上感受到节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China International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Committee(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2010China's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project results(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工程成果).2010

  2.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Haihe River Basin water cycle mechanism and the efficient use of water resources project summary report acceptance(海河流域水循环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课题验收总结报告).2010.10:1

  3.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Haihe River Basin water cycle mechanism and the efficient use of water resources project summary report acceptance(海河流域水循环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课题技术报告).2010.10:247

  4. Zhang Chuanxia et al.(张传霞  等). Research on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Beijing(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South-to-North Water persion and 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0(4)

  5. Abdul Rahiman NAFISH.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s and the programming of “Water Conservation Plan”(WCP) for total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Tokyo. Journal of water and environment technology.2011(9):7 (The Bureau of Waterworks, Tokyo Metropolitan Government)

  6. http://www.nyc.gov/html/dep/html/drinking_water/droughthist.shtml

  7. The city of London: Environmental summary. Environment Agency :4

  8. Chen Guang Ting(陈光庭). Paris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巴黎大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Beijing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北京规划建设),2000(3)

  9. Zhang Xiao Xi(张晓晰). Water conservation planning studies of Beijing(简述北京市节约用水规划研究). Technical exchanges(技术交流).2009.10

  10. http://www.environment-agency.gov.uk/research/library/publications/115938.aspx

  11. http://www.theglobeandmail.com/report-on-business/big-eau/article676313/page2/

  12. Environment agency et al. London’s environment revealed, 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report for London. 2011.June

  13. EIU. AGCI Summary Report (亚洲绿色城市指数).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