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中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技术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4
/ 2

工民建中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技术措施分析

冯德欣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 250000

摘要:在工民建工程项目施工中,混凝土结构作为重点实施操作部分之一,由于混凝土本身的性质,如未能从温度、湿度及施工人员等方面加强管理,必然导致混凝土施工中出现裂缝问题。而对于混凝土结构而言,一旦混凝土出现裂缝,那么对工民建工程项目造成的影响是不可预估的。针对裂缝未能及时管控,长期将会导致结构出现塌陷的不良现象,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应用寿命。在当前诸多的工程项目中,进行混凝土结构的建设时,都必须强化混凝土结构裂缝的管理,从施工初期便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虽然工民建工程项目施工现状不同,周围施工环境不同,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存在差异性。因此,对混凝土结构裂缝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为实际工程实现科学化建设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技术;措施;分析

1混凝土结构裂缝原因分析

1.1混凝土配置不合理

混凝土结构在塑造的过程中,首先需针对混凝土进行科学化的配置,而最终的配置搅拌结果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如混凝土配置中,各种原材料配置比存在不合理现象,便会导致混凝土浇筑之后出现泌水现象,这样便会导致结构出现裂缝。而针对这一现象,当前工民建工程项目施工中,个别施工单位缺乏对各种原材料进行试验配比的耐心,大都凭借以往的工作经验,直接进行原材料的下料和搅拌。这种做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施工效率,但从混凝土结构稳定性及工民建工程项目建设而言,必然影响结构使用的长效性。对于混凝土结构建设而言,初期的混凝土配置比例确定是基础,同时也是关键,通过科学的配比试验,多次对比分析,确定最佳的配置比。

1.2浇筑和振捣操作不合理

混凝土结构建设中,为避免结构出现裂缝需实现一次性浇筑,并且振捣频率控制到位。某些工民建工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中,振捣过快,未能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振捣频率未能有效控制,导致混凝土结构振捣完成后便出现裂缝现象。对于混凝土结构而言,很大一部分工作需进行科学化的振捣。而部分工程单位缺乏对科学化振捣的认识,振捣未能严格按相关标准落实,必然损害整个结构的稳定性。此外,混凝土结构浇筑中,一次性浇筑未能到位,中间浇筑环节存在中断的现象,这样前后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和冷凝时间不同,内外部所受收缩应力不同,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现象。

1.3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不合理

当前,混凝土结构应用常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对于混凝土结构完整性来讲,如未能科学化设置内部钢筋,相关安装工作不到位,必然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现象。如钢筋绑扎不合理、钢筋最初安装和混凝土后期浇筑出现位移偏差、钢筋出现腐蚀现象未能及时清理等都会影响后期混凝土浇筑操作。如工程操作人员针对以上问题未能及时处理,直接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便会导致混凝土操作完成后出现不良反应,出现裂缝现象。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当前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很大层面上是由于结构内部未能有效处理导致的。这一问题出现主要是由于管理单位未能强化监理,相关管理比较滞后,过度注重工程施工进度,未能就工程项目质量进行科学化的研究和分析,在结构建设标准设定方面存在笼统化的问题,实际践行指导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

2混凝土结构裂缝解决对策

2.1科学配置混凝土,做好初期准备工作

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中,首先初始阶段科学配置混凝土,做好初期准备工作。混凝土配置需施工单位经多次的试验配比,在对配置结果比较之后,结合工程项目施工状况和施工目标,合理选择最佳的配合比。在配合比确定之后,施工操作人员按照标准引进原材料,对各种原材料做好前期检查工作,符合性能应用标准进行科学下料。在下料操作完成后,及时进行搅拌,控制搅拌时间,提升搅拌的充分性。在搅拌工作完成后,针对结构建设进行预操作处理,结合试验结果进行灵活调整,然后大范围应用施工操作。此种施工方法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项目间接施工成本,但对于工程项目长效施工效果获得等是非常必要的。

2.2提升浇筑科学性,控制振捣频率

为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做好混凝土浇筑工作,有效控制振捣频率是非常重要的。实际而言,一方面提升一次性浇筑的成功率,浇筑工作完成后,及时检查浇筑成果。对于未能浇筑到位的部分,及时做好后期的补浇处理,保证浇筑充实完整。此外,在正式进行浇筑之前,做好相关清洁处理,清除杂物,保证浇筑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浇筑操作完成后,及时实施振捣工作。在振捣中,振捣人员严格遵守振捣原则,先四周进行振捣,然后再中间实施振捣处理。控制一次性振捣的频率,严格控制漏振和过振的不良现象。振捣工作完成后,质量监管部门及时进行相应的核查处理,对于不符合振捣操作的部位及时补救,以此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保证混凝土建筑结构塑造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2.3严格检查内部结构设置,提升设置合理性

在实际内部结构设置中,一方面,施工操作人员要从实际出发,明确混凝土结构内部状况,全面了解之后,对于各个部件安装标准进行交底处理。在内部各个零部件操作完成后,进行再次核查,保证钢筋和锚杆等安装合理,才能进行后期的混凝土浇筑处理。另一方面,在钢筋混凝土内部结构设置完成之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做好整个浇筑过程中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处理。此外,当前混凝土结构塑造中,大部分工程单位选择预制结构施工方式,这也就意味着钢筋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后,部分已经操作完成。因此,应强化施工人员对钢筋结构进厂之后的检查,做好各项性能的检测,相关材料检测工作到位,方便后期工程施工,控制裂缝出现,提升整体施工水平。

2.4合理选择施工时间段,控制外部环境不良影响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当前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很大层面上是由于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导致的,因此强化外部环境不良影响管控具有非常必要的现实意义。实际而言,一方面应合理选择施工时间段,夏季施工时选择日出前后或日落前后,避免在中午高温天气下施工;特殊天气下停止施工,并且对已经施工完成的部分做好防护处理,避免雨水的冲刷;另一方面,有效设置防护隔离。在有效控制外部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时,避免施工受到来自人员或其他杂物掉落等不良影响,因此应设置防护屏障,做好相应的隔离防护处理工作,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控制裂缝出现。

2.5强化施工人员管理,控制裂缝出现

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中,强化施工人员管理,对于裂缝的控制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强化施工人员管理中,一方面,施工人员正式施工之前相关技术及时交底操作。只有施工人员技术交底,才能明确不同工程项目对于混凝土结构施工的不同要求,在深入到施工中实现灵活调整,按照工程施工标准和操作要求落实;另一方面,严格奖惩激励机制落实,提升操作人员协调责任感。对于未能按照混凝土结构施工操作的人员严厉处罚,形成一种良好的施工氛围。以此做到在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中,避免人员操作不良造成的影响,提升裂缝控制水平。

3结束语

混凝土结构裂缝出现作为当前工程项目常见问题之一,在实际施工中,强化裂缝控制对于提升工程项目整体施工完整性和高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中,针对实际存在问题,从严格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合理选择施工时间段、强化施工人员管理及提升浇筑和振捣操作水平等方面落实,各方面协调处理,严格按照标准和规定落实,提升混凝土结构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黎鑫.论析混凝土结构裂缝及施工质量管理策略[J].中国西部科技,2019,18(2):82–84.

[2]刘宏建.民用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原因及控制措施分析[J].砖瓦世界,2019(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