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G患者青白联合手术后的屈光状态及影响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7
/ 1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后3个月的屈光状态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中心行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简称青白联合术)的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51例(51眼)。术前用药后眼压≤21 mmHg(1 mmHg=0.133 kPa)患者作为正常眼压组(24例),>21 mmHg作为高眼压组(27例)。所有患者术前使用AL-scan测量前房深度(ACD)、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并通过该仪器内置的SRK-T公式预测术后屈光度。随访至术后3个月行综合验光。根据术后屈光误差(RE)将患者分为近视误差组(RE<-0.5 D)、远视误差组(RE>0.5 D)、无屈光误差组(-0.5 D≤RE≤0.5 D)。正常眼压组与高眼压组患者术后屈光误差分布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近视误差组与远视误差组患者术前生物参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手术前后生物参数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正常眼压组患者术后近视误差4例(17%),远视误差3例(12%),无屈光误差17例(71%);高眼压组患者近视误差7例(26%),远视误差16例(59%),无屈光误差4例(15%)。高眼压组患者术后AL缩短程度大于正常眼压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8,P<0.001)。远视误差组患者术前ACD浅于近视误差组患者,术前AL短于近视误差组患者,组间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t=3.226,P=0.03;t=4.993,P<0.001);近视误差组与远视误差组间的角膜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3,P=0.263)。术后RE与术前ACD、AL均呈负相关(r=-0.32,P=0.023;r=-0.52,P<0.001),与术前角膜曲率无相关性(r=0.15,P=0.101)。结论:相对于术前眼压正常的PACG患者,术前高眼压患者青白联合术后屈光误差发生的比例更高,且大多是远视屈光误差。另外,PACG患者青白联合术后总体上存在术前ACD越浅,AL越短,术后屈光状态越倾向于远视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