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逆反心理疏导的有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5
/ 2

小学高年级学生逆反 心理疏导的有效策略

宋娟娟

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邮编: 215021

【摘要】随着学龄的增长,高年级小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在不断增强,加上学习压力增大,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并做出叛逆行为。本文结合笔者的执教经验,分析了小学高年级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并对解决高年级学习叛逆行为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生;逆反心理;心理疏导

小学高年级是学生从小学向中学过度的关键阶段,也是小学生心理和生理成长的关键时期,部分小学生自我意识萌发,性格特征日益明显,一旦缺乏必要的心理疏导,很有可能出现焦虑、抑郁和暴躁等反常情绪,出现逃课、辍学以及沉迷网络等叛逆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更是给他们的终生成长和学习埋下隐患。

一、逆反心理的特征和形成原因

(一)逆反心理的产生

逆反心理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它指的是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个人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并有意识地做出和事情发展规律或者别人期待相反的行为[2]。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逆反心理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萌发和增强,但是逆反心理一旦越界就容易给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带来巨大危害。小学生的逆反心理体现了学生对所处生活环境的抵抗情绪,具体表现多种多样:否定学校教育;不服从父母管教;和同龄人产生冲突;有逃避学校和家庭的冲动等。

(二)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

(1)自我意识的增强

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后,小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强烈的独立意识促使他们产生一种“我已经长大了”的心理暗示,并对大人的约束感到厌烦,他们希望和大人一样享受同等的尊重,强烈的自尊感让他们格外敏感,做事喜欢遵循自我意识,不希望在大人的监督下进行,一旦父母或者教师管教严格就会激起他们强烈的抵触情绪,甚至故意和大人唱反调[4]

(2)性格不成熟,眼界较为狭窄

进入高年级之后,小学生和外界接触越来越多,其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因此当复杂多变的社会因素闯入小学生世界之后,部分学生很可能因为性格不够成熟,眼界比较狭窄受到外界因素的诱惑。如,部分高年级小学生看了都市时装剧之后,容易被电视剧里高端奢华的生活场景所吸引,追求享受奢靡,迷恋“名牌”,对传统的“勤俭节约”观念嗤之以鼻。

(3)教师教育方法不够科学,伤害学生自尊心

笔者曾经遇到这样一个学生,该学生一直以来成绩优异,性格内向。进入五年级后,她的成绩直线下降,和同学多次发生矛盾,甚至出现撒谎逃课的现象。后经笔者与她的沟通,起因是在一次数学课上她因为没有认真听讲被老师当众批评了两句并且罚站。自此之后她觉得自己的脸都丢尽了,听到同学的笑声就认为是在嘲笑她。这个学生就是典型的青春期心理状态,自尊心强,敏感又脆弱。而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缺少宽容和耐心,忽视学生青春期的心理状态,不注重和学生沟通,教学方式简单粗暴,肆意伤害学生自尊心[1]。诸如此类的做法只会更加剧学生的逆反心理。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疏导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授课效率

根据笔者的观察,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课堂效率较低,教师只注重解读教材,传授理论知识,而忽视教学活动,导致教材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生活。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心理健康课的授课效率,引导学生直面内心负面情绪并进行积极疏导,同时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活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集体归属感,让学生信任教师,愿意向教师敞开心扉。

(二)在教学中树立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尤其是毕业班,学生往往承受着较大的学习压力,而这也是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可以和家长沟通,保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尽可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给足学生进步的空间,耐心等待学生进步[3]

首先,教师要积极正面地看待学生的成绩。小学的成绩只能代表小学阶段的学习水平,不能代表以后。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切忌轻易以成绩对学生做出评价,不管学生成绩怎样,要让学生看到他们以后人生的无限可能,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其次,家长要树立合适的升学目标。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已经开始感受到升学压力,家长要适当地帮助孩子减压,并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足够的关爱,学会倾听孩子的烦恼,给孩子自主空间,同时针对独生子女家庭,父母要适当地增加挫折教育,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

(三)及时适当的心理疏导

当部分小学生已经出现逆反心理的时候,教师和家长不要一味地批评和指责,要追根溯源,从根源上帮助学生把负面情绪发泄出来。如,笔者接触过部分喜欢逃课的学生,他们在刚开始逃课的时候往往会产生负罪感,但是教师一旦发现他们逃课就会采取严厉的处罚手段,学生在接受处罚后又会激发更强烈的逆反心理,甚至连负罪感都消失了,久而久之,师生都会陷入“逃课——惩罚——逃课”的恶性循环中。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应该一味的惩罚,而是要分析学生逃课的根源,有可能是学习压力过大,有可能是父母争吵,有可能是外界不良分子诱导。根据具体情况,教师采取合适的心理疏导法。

总之,解决高年级小学生的叛逆行为一定要从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分析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帮助学生及时疏导负面情绪,将压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形成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 高秀华.浅析小学高年级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调适对策[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7):67.

[2] 王静.小学高年级学生逆反心理及应对策略[J].未来英才,2016,(21):340.

[3] 缪丽英.试析对小学高年级叛逆学生的教育和心理疏导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24):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