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5
/ 2

浅谈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吴倩

四川省安岳县龙台镇初级中学 四川省安岳县龙台镇初级中学

摘要:审美教育是当今语文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教育,其目的就是在向学生普及美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正确地欣赏和体会语言的艺术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自己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语文、语言、审美、教育

语文的审美教育,贯穿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是构成语文素质整体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新课改后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就明确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肩负着审美教育的使命,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语言作品中“美”的理解和感受,进而提高自己审美情趣和语言欣赏水平。

那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呢?

  1. 熟记名言名句,提高学生语言美的感知能力

语文教材中的名篇佳作,虽题材不同,风格各异,但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内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体悟生命的范本,能大大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对人生的体验,从而真正体现语文课的美育价值。事实上,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艺术品位的同时,也提高着学生的人生品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人生的思考,建立健康独立的人格。中国一直广为流传的名言名句的不仅体现了一个泱泱大国的文学的博大精深,而且还反应了古代人们高尚的审美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体现了华夏民族的精神气质。像范仲淹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描述的博大胸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舍生取义精神;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国忧民的磅礴气势;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也护花”表达其对理想的执著追求等等,诸多的名言名句一直以来教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也使学生的人生观、审美观和道德观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二、诵读,让学生反复品读教材中的语言美

诵读,《辞源》解释为:“念,熟读”,它是提高学生语文教材中关于美的鉴赏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师用示范诵读的办法,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作品的背景以及情感,并且带领他们反复朗读,并读出感情,让学生认真体会作者的情感和作品所表达的意境。这个过程是含英咀华的过程,也是把经典的语言“融”入个人身心的过程。例如于光中的《乡愁》是一篇思乡的名作,那清新隽永而意蕴深厚的语言,那浮雕般凸现出来的画面感,那浓郁的似乎化不开的乡情,叫人把它捧在手里就有一股遏制不住的诵读欲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以诵读为主、辅之以分析点拨的教学方法,分步骤先后采用范读、个别读、阅读等方式,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吟咏中把文章的语言符号幻化为真实的画面和情景,从而自然而然地进入审美状态,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和乡情美并陶醉在作者创造的美的世界里。

诵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范读、默读、集体朗读、细读和分角色读等等,但要学生进入审美状态并在较深刻的层次上领悟文本的审美意蕴,许多时候需要反复细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美,在读中体验美,在读中享受美。

三、善于体会文章的语言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课堂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核心环节,而语言的艺术魅力和语言美感除了通过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来表达,更重要是透过看似平淡的语言细节描写能更恰如其分地表达真实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思想,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分析和体会教材中的语言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赏析能力。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如诗如画美景中的浓郁情致,使作品带有一种神韵,给读者呈现出一幅生动真实的画面,透过字里行间,通过联想和想象,仿佛身临其境,可欣赏到散文所述的优美的情景。还有,朱自清的《背影》中那段仔细描写父亲的场景:“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免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文章的语言平实朴素,却深刻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那份对父亲的“爱”,这样的细节描写更胜过任何华丽的言辞,让我们不禁感叹语言的艺术魅力,这看似平淡的语言却也是一种美的体现,一种传神的语言行为艺术。

四、激发情感,渲染情景,让学生获得美的情感体验

审美的一个特征是情感体验。“情感”、“情感体验”在《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频繁出现,表明了“情感”和“情感体验”的重要地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认识到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关键,也意识到教学中不应该孤立地进行文本阐释,而是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明确阅读作品不仅仅依靠技术、技巧,更重要的是依靠读者自己的生活、情感、文化积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能沉浸到文本给予的特定审美情调中,把握住文本的审美内涵,通过自身的语态、表情、手势、语言方式以及讲析节奏的张弛抑扬,创设出某种生动的审美情境,让学生参与审美体验。事实上,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文学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让学生入情入理、情理交融的心理活动过程,要使学生产生美的心理律动,获得美的情感体验,教师就必须“动之以情”,渲染情景,用情感打动学生,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在教学中必须架起一条沟通作者情感与学生情感之间的桥梁,使之碰撞与交融,引导学生感悟“美”的深蕴。

比如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的七律《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描绘了西湖旖旎骀荡的春光,以及世间万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机,而且反应出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语文教材大多文质兼美,神形俱佳,贮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以此为契机,进而渲染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进入审美的情感体验,就会使教学别有洞天,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发散联想、想像,走进美的再创造境界

叶圣陶先生说:要鉴赏文艺,必须驱谴我们的想像。这样看来,教师和学生对于文学作品就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接受,而是通过联想和想像进行能动的积极的再创造,师生双方都需要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情、记忆,按照自己的审美习惯和愿望,给作品形象以补充,使作品形象更加具体,更加丰富,并使之活起来,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和激发学生积极的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或由教师设问、提示、诱导、分析、描述等,或让学生诵读吟咏、静思默想、反复揣摩等。但不管采用什么方式,都必须让学生进入再造想像的天地,使他们透过语言文字的表象,体味玩赏深层的审美意象,或心驰神往,或心领神会,甚至达到“象喜亦喜,象忧亦忧”的情感共鸣境界。

有了师生双方的联想和想象,语文教学过程中便会出现各种奇迹:那文字符号就可幻化成栩栩如生的形象;那静态的白杨树就有了生命;那流淌的春水就有了情感;那古代的、外国的文学作品也就能让师生的神思遨游于远古世界,心驰神往于异国土地,浏览异地风光,从而达到无声胜有声、无形胜有形的真实意境。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直观的、直感的、情感的、审美的语言素质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语文的世界应该是人文的、情感的、审美的世界,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开启学生丰富情感的世界。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置课堂,创造审美的环境和气氛,把学生引导到作品“美”的境界之中,使学生在提高自己的语言审美鉴赏能力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1】刘永康、翟启明主编《中学语文教学论》[M].成都.天地出版社,2007

【2】叶悬冰《让语文教学充满美感和生机》网络教育信息,2001

【3】叶圣陶著《叶圣陶教育文集》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