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宪法教育路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5
/ 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宪法教育路径探析

郭莹莹

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象达中学

摘 要:目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化国家,而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就是要依宪治国,始终将宪法作为法治国家建设的根本,发挥宪法的根本性作用。初中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宪法教育将使他们从小就接受依法治国、宪法教育相关内容,帮助他们把握和理解宪法精神的实质和主要内容,树立尊崇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自觉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朝着合格公民方向迈进。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宪法教育;路径

当前,我国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化国家建设,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化国家建设的重要和基本体现,而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初中阶段正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塑造的关键时期,只有在这一阶段做好约束与指导,才能避免学生走入歧途。对学生进行宪法教育,提高其宪法观念,增强其遵守宪法的自觉性,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项重要目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充分借助这一课程加强对宪法教育的推进和普及,增强学生对宪法的认知,让学生可以用正确的法制观念与宪法精神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践行守法自律。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宪法教育实施原则

宪法教育是法制教育的根本,现已成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内容,在具体的教育实践当中应贯彻以下几项原则:第一,民主原则。民主原则本身也是法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之所以会强调法律的约束性,是要让广大群众人权不受损害,也就是要坚持以人权为重,关注公民主体参与。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宪法教育也一定要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始终将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让学生拥有独立人格,促使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对法律法规的看法,并循循善诱地解决学生思想和宪法条文间在理论方面存在着的冲突问题。第二,主体原则。要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遵从,并且主动的落实宪法法规,其根本在于学生认知和认可法律,于是在宪法教育当中,关键是要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要避免一味采用课堂讲授、照本宣科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被动学习宪法的有关内容,而是要切实地尊重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恰当阐释相关宪法法规的条款内容,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保证宪法教育落到实处。第三,理论实际相结合原则。教师在宪法教育当中避免枯燥性的灌输理论,而应在理论教学当中加入人文元素,积极引入实际案例,让理论和实践之间建立关联,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强学生的熟悉度和认同度。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宪法教育实施路径

1.积极培育宪法意识,奠定宪法教育实践基础

宪法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宪法认知与理解的综合体,在人的言行举止当中显现着。正确的宪法意识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宪法学习当中,并产生宪法应用的主动意识,但是如果学生不具备宪法意识或者是存在意识偏差的话,那么就会极大程度上制约宪法教育的创新发展,甚至难以保证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实施。想要提高学生的宪法意识,教师需要循序渐进逐层深入,让学生的意识更加稳定。首先,教师先引导学生树立最为根本的宪法认知,主要是掌握宪法的构成、存在原因、约束力、权利义务、遵守宪法原因等内容,奠定宪法意识形成的基础。其次,教师要在宪法教学当中让学生认识到宪法应该融入到公民血液当中,成为言行规范,只有这样才可以发挥宪法的真正作用。同时,宪法并非稳定不变的,会伴随社会变迁和新情况的出现,而进行更新,因而会获取新力量,承载民族精神。

2.丰富宪法教育内容,加大学生宪法教育力度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青少年法治教育要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以权利义务教育为本位。在初中阶段,宪法教育的重点是:了解国家基本制度,强化国家认同;初步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了解重要国家机构的职权;认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加深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拥有推进宪法教育的良好条件,同时也包括这一部分的宪法内容可以作为宪法教育的依据,然而教育内容单一的问题仍然是我们教师需要花大力气去克服的问题。如果教师只是狭隘的为学生讲解和宪法相关的理论性知识,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会导致学生认为宪法教育就是学习一些宪法的条款法规,根本不懂得如何对其进行应用。卢梭说:“一切法律之中最主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 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落脚点是学生的法治行动,我们的教学只有让学生体会并认同法治的价值,使法治成为他们内心的信仰,才能增强他们践行法治原则的内驱力。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丰富宪法教育内容,尤其是要关注对学生的宪法信仰与权利义务教育。在初中阶段,宪法信仰的主要内容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宪法可以为个人与他人带来积极影响,促使学生尊重与遵从宪法,自觉地维护宪法的权威,确保个人在意识和行为上对宪法的坚定立场。权利义务教育强调的是要让学生深入理解权利和义务,并正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正确行使宪法权利、履行宪法义务,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在理论教学的同时,适当引入实际案例,帮助学生认识到法律在维护权益方面的突出作用,让学生能够知法、懂法与用法。

3.革新宪法教育方法,全面提升宪法教育质量

宪法教育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宪法教育的质量,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注意转变教育观念,革新宪法教育方法,促进宪法及其精神在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宪法条文毕竟是抽象的,面对宪法产生、发展以及宪法传递精神等方面的理论内容,假如只是一带而过的话,是无法使学生对宪法文本做到入脑、入心,也不利于学生宪法意识的增强,更谈不上弘扬宪法精神了。因此,教师在选取教育方法时要尽可能的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身心发展实际进行教学设计,根据特定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情景采用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要综合运用故事教学、情境模拟(如法庭模拟)、角色扮演、案例研讨、法治辩论、价值辨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必要时,可以依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将真实的法治案例引入到课堂的教学当中,注重促进学生法治思维养成与实践能力提升。此外,我们还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多种法治教育资源和形式予以整合、提升,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

三、小结

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道路上,法律教育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培育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的必要措施。宪法作为国家的第一大法,为其他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基本根据,更是要得到教师和学生的关注,以便掌握宪法本质与目的,学会利用宪法维护权益。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中,开展宪法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而为了保证宪法教育的实施质量,要注意积极培育学生宪法意识,丰富宪法教育内容和革新宪法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霍秋阳.宪法精神从小培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及分析[J].河北教育(德育版),2015,(9):31

2. 李炳辉,周叶中.论我国宪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寻找当代中国的共识基础 [J].学术视点,2016,(4):96-97.

3.王慧鸿.初中思想品德课宪法教育探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7,(1):78-8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