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甫诗歌中的觉醒意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5
/ 2


论杜甫诗歌中的觉醒意识

黄浪

重庆两江新区金州小学校重庆渝北 401120

中文摘要:在中国浩瀚的文学长廊中杜甫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他为后世留下了一千四百余首诗歌,安史之乱的爆发,从“致君尧舜”向实现“君王觉醒”转变。他希望唐肃宗能够中兴唐朝,达到政治清明、社会繁荣的景象,但是他的希望终究没有实现,唐朝至安史之乱后再也没有实现社会繁荣的景象,在这一重大历史过程中就体现了杜甫心系国家、心系人民的情怀,他希望君王能够认识社会现状,从而中兴唐王朝。

关键词:杜甫 人民 觉醒意识 中兴唐朝


一、充满幻想的诗人

杜甫35岁以前,读书和游历的时期,也是他诗歌创作的准备期。这个时期正是唐王朝鼎盛的时期,国力强大社会安定繁荣,人民生活安定,富足。同时也是杜甫生活比较顺利和得意的时期。杜甫在这段时间主要是读书和游历,他七岁就能写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十五岁在当时即有文名,被文人前辈称赞为文采极像汉代大文学家班固和扬雄:“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壮游》),“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他创作的真实感受,他在这一时期读书很多,他希望饱读诗书将来为国家效力,这对他今后的创作和修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纵观杜甫的诗歌,可以发现在其青年时代生活无忧无虑,举动豪放浪漫,充满理想主义色彩,朝气蓬勃,对人生充满理想。


二、从现实中醒悟的诗人

1.十年困守的诗人

天宝五年(746),35岁的杜甫西入长安。先试未果,从其他途径努力仍是大失所望,直到天宝十四年(755),仍是一介布衣。这段时期是杜甫的悲悯时期,但他从悲悯中觉醒,走向生活开拓诗歌创作道路的时期。这段时期处于安史之乱之前,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杜甫的生活也从快意转向艰苦,开始走向现实,走向人民,并且以清醒的眼光和头脑观察和认识现实。

杜甫结束他的壮游生活来到长安,是想得到一个做官的机会,以实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政治。但当时李林甫主宰朝廷,政治黑暗腐败,杜甫未能达成从政的心愿。天宝六年(749),玄宗下诏,凡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可以去应试,杜甫不例外也参加了这次考试,但由于奸相李林甫的操纵,谎称“野无遗贤”,而竟一人都没有录用。于是杜甫也走向许多诗人常走的道路,即向达官贵人投诗,以期待得到他们的提携,但仍然没有结果。杜甫生活因而也一天比一天贫困。后在天宝十年(751)和天宝十三年(754)先后两次向唐玄宗献赋,特别是献的“三大礼赋”,终于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唐玄宗本想拟考试录用,但因李林甫的从中作梗而未能进行考试。

在长安困守十年,杜甫生活不仅非常痛苦,而且十分屈辱。困守长安的后期,幼子因饥饿而夭折,杜甫也重病连连。这个时期杜甫在政治上的失意,在生活中的困苦,使他对黑暗的现实有了更为深切的体验,他深深地同情生活在痛苦中的人民,因而他写了不少揭露统治阶级罪恶和同情人民的生活境遇的诗篇,如《丽人行》、《兵车行》等。

2.开始觉醒的诗人

在天宝十四载(755),爆发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这年十一月,佣兵自重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发兵15万进攻范阳。第二年五月,潼关失守,唐玄宗仓皇奔逃四川。安史之乱带来了无数灾难,也给诗歌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战乱生活题材很自然地进入诗歌创作中,他们的目光开始转向社会底层,写底层百姓的苦难。但最早而且最全面反映安史之乱所造成的大破坏、大灾难的,是杜甫。他用他的诗反映社会百姓的困苦,同时也希望唐玄宗觉醒,中兴大唐,从此刻起杜甫从幻想中惊醒了。

3.醒悟的诗人

作为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杜甫始终铭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格言,在十年困守长安期间,杜甫仕途一片迷茫。在755年在统治者才安排他为右卫率府胄参军,一个小小管理武器的小官,怎样能实现杜甫远大的政治抱负,这显然是不可能的。755年11月安史之乱爆发,45岁的杜甫只身来到唐肃宗即位的灵武(在今宁夏),本想投奔皇上,不料在去的途中被叛军所俘,被送到已经沦陷的长安。在长安他含着悲伤的心情看到了人民在烧杀抢掠下所遭受的巨大痛苦,杜甫在国破家亡的情境下,感情一触即发,写出了《春望》、《哀江头》等作品。到这时诗人已渐渐觉醒,他面对国破家亡、人民颠沛流离的情景诗人极想为国家做贡献,拯救山河,中兴盛世唐王朝。

诗人经过不懈的努力王朝最终还是没有兴盛起来,他对政治已经失望了。49岁的杜甫漂泊到西南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在成都西郊盖了一座“草堂”,他在成都暂时定居下来,生活过得相对安定,但是他依然没有忘记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他用手中的笔在草堂时期写了270多首诗歌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狂夫》、《野老》等,广泛的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自己的经历、生活、心境和情趣。杜甫面对人民的困苦,他不再麻木,而是想解救人民于水火,进而体现诗人博大的胸怀。这方面的代表作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时虽然诗人安定在成都,但是实际情况却很糟糕。秋风吹破了他的茅庐,雨脚如麻,屋漏床湿,但他想到了不是自己 ,而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食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博大的胸怀,深广的关爱 ,真是感人至深。杜甫虽然没有这样的实力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但是他有这种博大的情怀,只要有实力的人(统治者)能够让天下寒士有居住的地方,诗人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这一景象的出现。由此足以看出诗人完全体恤百姓困苦的博大情怀。杜甫把握现实恰到其份并能很好的抒发自己的情感。杜甫诗歌中表现出深厚感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诗人用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淋漓尽致的表现出历史转折中人民的生活,同时对人民的同情和人道主义的博大胸怀,使诗人获得“诗圣”的称号,拥有中国文学史上崇高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周先慎.中国文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童庆炳.文学理论新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