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习题教学过程的优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5
/ 2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过程的优化策略

郑肇焱

大田县第五中学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习题是很重要的部分,习题课是大多数物理教师最关心的内容。物理教师面对习题课,提高教学有效性成为了关键。对此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切入,探索高中物理习题教育中,优化教学过程的思路。

关键词:高中物理;习题教学;实验跟进


前言:所谓的物理习题教育说的就是教学中展开作业试卷讲解、习题处理、例题讲解,能够深化知识,在理论和现实中构建桥梁,帮助学生掌握与理解物理规律和物理概念,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加深知识印象,深化巩固知识,灵活处理问题,使学生形成知识迁移能力。

一、归类求同建模

选择题目的时候,教师需要淡化题型,强化模型。在高考命题中,大多数题目非常注重知识和现实的联系。一般会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分析,并建立模型,为的是考察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检验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物理规律的灵活使用能力。

比如这个题目:一辆卡车在限行60km/h公路行驶中,由于疲劳驾驶,导致最后的车祸。处理事故的时候,警察发现车祸现场有卡车零部件,这意味着零部件受到惯性跌落。假设检测得出零部件跌落位置和卡车的横向距离是13.3米,卡车顶棚高度是2.45米,请问这辆车超速多少。这个题目有些复杂,但应用真实的环境能够打消学生的学习抵触和学习压力[1]。在解决这个题目的时候,很多学生会认为有点难。但只要深入分析就可以理解,这个题目本身是非常简单的问题,是平抛运动。将物体从2.45米的高度水平抛出,横向位移13.3米,问初速度,比一比汽车速度和限速度之间哪个大。

再比如学习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之后,某位老师提出这一问题:有这样一个弹簧,老师将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壁上,随后右边伸长到O点,挂住某物体M,随后将弹簧伸缩至A点释放,此时物体能够到达B点,假设物体受到阻力是恒定的,则意味着_?。学生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因为内容抽象,所以此时学生没有理解。这时候教师可以先引出其他有关的知识,比如某自由下落小球在自由降落中,和弹簧接触,请问接触弹簧后,小球如果将弹簧压缩到最低位置,那么此时的小球加速度、速度是多少。某跳水运动员踏板的时候,从高处自然落下,请问运动员在和踏板接触的时候,加速度、速度有什么变化。本来学生在面对前面无法理解的问题时候不知道如何下手,但这时候有了两道题目的启发,学生就明白了可以先建模。建模后解决问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实现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2]

二、实验教学赋予教学活力

物理习题的内容十分丰富,教师需要将物理习题和生活生产、社会生活联系到一起。用实验的方法反映习题内容是非常好的方式,教师可以用物理实验再现习题情景,使用习题验证结论,这样才能在感性认知中了解习题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价值观。

比如某个实验中,学生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两边的水平方向增加了8N拉力,随后静止,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学生在实验中观察与分析,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保持高昂的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建立深刻的印象。学生学的轻松,学习效果也好[3]

三、批判教学提升品位

教学的时候总是能够看到有些同学对于试卷、作业中的答案错误并不思考原因,也不反思错误原因,学生更在意的是赶紧寻找正确答案并修正。学生的出发点是赶紧改正,以免再次犯错,但实际效果并不好。甚至不少学生屡教不改、屡错屡犯。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原因,和学生的学习没有反思,不主动思考,盲目趋同,学习形式主义有关,这所反映的是学生没有批判意识。

教学的时候,需要教师选择能够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的问题,让学生自行观察与判断题目当中有没有问题。包括答案准确与否,是否会出现特殊情况,题目描述成分准确与否。

信息化背景下,培养批判思维意义重大。人们常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得多。没有批判的过程就不会有新的问题、新的答案出现,自然也无法实现创新的目的。教学的时候,习题知识的讲解需要添加不完备的问题、结构不良的题目,让学生深入分析条件,在评价习题中,提高学生的过程评价与分析能力,深度训练思维和思考,反映新课标精神与意义。

四、分组自学知觉选择

教学活动有自己的教学目标,按照新课标标准,习题教学目标包括三个等级。第一个等级理解知识目标,第二个等级应用知识目标,第三个等级应用能力目标。习题课的设计,需要根据学生情况、教学进度定位,设计与选择题目,必须体现出启发性、实际性、针对性,循序渐进不能一步到位,不可以贪多。该过程是知觉选择过程,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感知知识,获取知识,形成经验。教师引导学生,习题处理中养成良好习惯,发掘题目条件,尤其是关键条件。

结语:高中物理是很重要的课程,习题教学过程的优化需要实践经验的支持以及实践过程的检验。不论是什么实践本身都有局限性。对此教师需要寻求多样化的思路,以此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这样学生才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叶才琦.高中物理错题的归因及纠正[J].教学与管理,2019(01):68-70.

[2]宫本静.高中物理新课堂教学的反思[J].现代教育,2018(12):63-64.

[3]圣明霞.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