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数据帧差错处理培养学生抽象思维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5
/ 2

通过数据帧差错处理培养学生抽象思维浅谈

李云先

任丘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062550

摘要:中职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形象思维活跃,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在理论课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授中,要注意特别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据链路层、差错控制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理论课,着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而中职学生特点是,理论知识较薄弱、理解分析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较差,但形象感性思维活跃。在教学中,要注意化抽象为形象,同时辅以背诵概念,以便学生理解掌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记忆力。

一、讲解的基础上,加上背诵作业加强对学习内容的熟悉与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题3.2.2,“数据链路层是OSI模型中特别重要的一层,它向网络层提供的功能是:为网络层提供服务接口,将物理层的位组成帧,进行差错处理、流量控制等”。这里面很多专有名词,离学生的生活特别远,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接受起来很困难。在本节上课前,学生已经对OSI模型有模糊的概念,应先布置任务,请学生将OSI七层模型分别是什么背诵下来,以减少学生对抽象的陌生与恐惧感,加强学生对抽象概念的亲切与熟悉感,拉近学生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距离。

布置背诵作业时,要考虑到大多数中职学生在学习上的习得性无助,初始布置背诵任务时,要使学生认为背诵作业很简单能够完成,从心理上轻视它,积极鼓励学生完成。同时,要确保大于98%的学生背诵下来,尽量清除背诵“死角”。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懒惰的种子,很容易传染蔓延扩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要清除懒惰的种子与土壤,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事业心”,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后逐渐加强背诵长度与难度,由简入难!

检查背诵,要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不但当堂检查背诵,还要及时复习,在第二天接着检查背诵,以避免遗忘。中职学生的学习史,都是饱受现实打击的学习史,习惯性认为自己学习不行,学不会,通过完成适量的背诵任务,不但可以巩固学习内容,同时可以使学生获得一些的成就感,加强学生自信心,体验学习的快乐,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6001377a96b88_html_d9bc837324ed58d8.jpg

二、抽象的概念,举贴近学生生活的形象例子,来理解抽象的事物。数据链路层的差错处理常用方法,文字描写较为抽象,可将要传送的信息拟人化,用学生能理解的事物做形象对比。坐在同一个班的同学,你借给同学一支笔,你能看见他有没有接到笔,但是如果两个距离很远的同学,互相不能看见情况呢?你借给同学笔,是不是想知道他有没有收到呢?你该怎么做呢?约定同学不管有没有收到笔都告诉你,是不是很好?问题由能看得见的两个人之间交换物品,推及看不见的两个人之间交换物品,会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多加一些小措施来解决。以形象的距离远传送物品设问,将学生引导向抽象的如何发现差错,以及差错处理功能方法。

同时,画一个简单的流程图,使得差错处理常用的方法变得直观、简单!就是从抽象到形象,再到抽象。就像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讲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于理论。

三、分小组讨论,跨学科联系数学举例。差错处理常用的措施是采用纠错码和检错码。纠错码是使接收方通过冗余信息能够推导出正确的数据是什么,能还原数据内容;检错码是使接收方知道有差错发生,但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差错,不能还原数据内容。

分小组讨论消除难点。为了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创设问题:列举数据,分别创设它的纠错码与检错码。

给予提示,什么样的数据能通过冗余码得知有没有出错,并且错误的数据在哪里,是不是得是有规律的数据?数学里学的数列,等比数列,等差数列或者其它有规律的数据,很容易得出纠错码和检错码。如,等差数列“2、4、6、8、10”,冗余码假设为,“等差数列,公差为2,共5个数字”,丢失一个数字或者有一个数字传输出错,也能还原正确的数据,即为纠错码;冗余码假设为“和为30,共5个数字”,如果丢失两个数字,无法还原原来数据是多少,即为检错码。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多找一些有规律得数据,进行积极发言,从而在学习知识得同时,培养学生得创新能力。

以此抛砖引玉,以后遇到实际应用中的更复杂算法,或者更困难的事情,学生也要踏实下心来,想办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不怕困难,遇事不退缩,迎难而上的习惯。同时,分小组讨论,使学生明白,自己生活在一个集体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不闭门造车,积极和周围的同学们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较为抽象的理论课程,在讲解的同时,要注意化抽象为形象,巧妙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使接下来的事情变得不陌生,而是使学生想,“嗯,要是我,我也得这么做”。辅以背诵作业,使学生较好的掌握;同时,设置小组讨论,结合数学或者其它学科讲解,使抽象的理论课变得形象又生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王立虎 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