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突发公共事件的中职学生思政教育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5
/ 2

基于突发公共事件的 中职学生 思政教育 对策研究

张萍

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 261011

摘要: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频发,中职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但中职学校立足突发公共事件开展思政教育存在思想上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实践中资源零散、机制匮乏的突出问题。对此,中职学校应从重视思政教育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可发挥的功能,构建“三位一体”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政教育实践体系,扩大开展突发公共事件思政教育的实施主体,丰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政教育教学实施策略,建立“四维叠加”的突发公共事件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机制等方面开展思政教育。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中职、思想政治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地震、洪灾、恐怖袭击、SARS等一系列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在全球蔓延,给各国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经济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虽然各国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可以极大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害。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下,突发公共事件中民众意识、舆论引导成为突出问题。中职生作为“网络原住民”能用多种渠道获取各种信息,但社会阅历少、思想不成熟等因素也使他们易被负面言论煽动,导致心理失衡、行为失范,甚至三观扭曲,极易引发学校管理乃至社会稳定问题。作为国家未来新生劳动力的中职学生,是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直接关系到未来劳动力的整体水平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面对突发公共事件,中职学校如何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维护学生思想稳定,避免事态扩大,降低伤害程度,值得深入研究。

二、现有研究概况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虽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但会通过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国民精神教育等宣扬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使教育对象认同其政治主张。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上,美国是当代应急体制建设的典型代表,主要通过建立国家突发事件管理系统及国家应急预案来应对,也是最早开展灾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国家。自然灾害频发的日本有较为完善的应急体系,从中小学就开始开展公共危机管理的教育,普及防灾知识,提高防灾意识。

纵观国外突发公共事件的研究与实践发现,发达国家大都建立了完善的应急管理系统,注重培养公民的防灾意识和抗灾能力。我们应借鉴其“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理念,将其运用到学校的工作中,加强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2.国内研究现状

2003年抗击“非典”胜利后,党和政府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7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系,优化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教职成厅〔2019〕7号)指出,要增强思想政治课的针对性、实效性。2020年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的通知》(肺炎机制发〔2020〕8号),将心理干预和疏导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鼓励深入挖掘抗疫斗争这一“富矿”,把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讲给学生。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突发公共事件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集中在高校,且多以校园突发事件为背景。以青少年为对象的研究则多集中在突发公共事件后的心理危机干预上。段鹏越开展了普通高中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出用理论知识教育法、典型案例示范法、心理健康辅导教育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1]。新冠疫情爆发后,在高等教育中如何开展思政教育的研究涌现,但研究者对中职学生思政教育开展的研究则多集中在线上教学模式上,极少涉及思政教育。刘向东提出了要以生活化教学理念为指导,坚持疫情即课程、生活即教材的思想来进行中职线上思政课的教学[2]。史文晴等调查了中职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社会心态,发现在重大疫情面前,多数中职学生的社会心态呈现出科学理性的疫情认知、乐观平稳的情绪心态、积极向上的行为表现和努力向善的价值观念等积极的一面,但也呈现出信息素养不足、心理素质不强、自律意识欠缺和公德观念淡薄等消极的一面,并提出应加强中职学生的公共危机教育[3]

  1. 突发公共事件视角下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1.师生认识不足,教育渠道单一。中职学校师生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认识不足、理解不深、重视不够,导致中职学校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思政教育缺位、薄弱。2020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大中小学迅速行动,在线上教学期间通过QQ群、云班课等多种手段及时推送疫情讯息,开展线上思政教育。复学后,基于抗疫精神开展的思政教育绝大部分以专题微课的形式开展,针对突发公共事件开展思政教育系统研究的内容仍然缺乏。

2.教育主体单一,教育资源匮乏。思政教师、班主任仍然是中职学校开展思政教育的主体,甚至是唯一主体。少部分学校能邀请突发公共事件亲历者,比如抗击新冠疫情中的医护人员、警察等讲授抗疫故事,开展思政教育,凸显了教育主体没有系统化、结构化的问题。与此同时,与突发公共事件相关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薄弱,教育资源匮乏,教育组织模式单一,教育效率低下,不成体系。

3.功能发挥不良,缺乏应对机制。在突发公共危机视角下,思政教育对凝聚力量、增强信心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提高中职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总体来看,目前中职思政教育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没有发挥其有效的教育功能,尚未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教育应对机制。

总而言之,中职学校立足突发公共事件开展思政教育存在思想上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实践中资源零散、机制匮乏的突出问题。

四、基于突发公共事件开展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1.重视思政教育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可发挥的功能。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前,思政教育可以发挥预警预防的功能,在发生时,可以发挥调控化解、人文关怀的功能,在发生后,可以发挥评估调整的功能。思政教育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整个过程中担任着重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修复社会心理,恢复政府信任的任务,因此,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职思政教育应重点强调对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想信念、政治信仰、道德观念、法律意识、危机意识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

2.构建“三位一体”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政教育实践体系。以实施主体、组织模式、实施资源为要素的思政教育实践体系。以学校为主体,联合家庭、社区等各方面力量,通过课堂教学、课外培训、实践教学等不同方式,加强对课程、资源的有机融合,实现思政教育的系统化。

3.扩大开展突发公共事件思政教育的实施主体。建立以学校思政教育力量为主,社会人员为辅的思政教育工作队伍。针对突发公共事件开展思政教育的主体在学校以思政教师、班主任、德育管理干部、党员教师以及专业课教师为主。根据教育主题的需要,可邀请道德模范、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企业师傅、社区工作者、行业协会,突发事件亲历者等相关人员,加入到思政教育队伍中来。学校应明确思政教育者各自承担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做出合理的分工与安排。

4.丰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政教育教学实施策略。结合职业教育规律和中职学生特点,建设立足于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政教育资源库。挖掘各类课程及家庭教育、社区活动蕴含的思政教育主题,融合应急教育开发思政教育校本教材和系列课程资源。实施以学校、家庭、社区为阵地,以课程为主渠道,实践活动、文化、网络等渠道为辅的思政教育教学策略。

5.建立“四维叠加”的突发公共事件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机制。结合中等职业学校思政工作特征和突发公共事件教育应对的实践性,建立具有现代意识的突发公共事件思政教育的常态化机制、面向具体突发公共事件思政教育的快速反应机制、科学化的具体突发公共事件信息舆论引导机制、具体突发公共事件后的思政教育反思提高机制,形成四个维度相互作用、有机结合的“四维叠加”综合教育应对机制。


参考文献:

  1. 段鹏越.普通高中公共危机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2. 刘向东.基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在线教学内容设计“1234”策略——以中职思政课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25-27.

  3. 史文晴,唐帅,梁首诗,等.公共危机教育视角下中职学生社会心态现状及调适策略[J].当代职业教育,2020(06):66-73.

作者简介:(1987-11),汉族,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电子邮箱:zhping_mai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