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视域下特殊教育数学教学创新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5
/ 2


生活化视域下特殊教育数学教学创新实践探索

林旭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特殊教育学校,福建省福州市 350500

摘要:生活化教学原则是新课程标准下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与听力能力差、智力落后的学生相比,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强调生活化教学原则。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数学教学。通过对数学思想和数学翻滚生活教学系统的分析和探索,提出了数学教育走入日常生活、实际操作的具体方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将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于现实,培养出更多的综合性数学人才,希望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经验和帮助。

关键词:生活化视域;特殊教育;数学教学;创新实践


与特殊教育相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特殊教育的具体教学对象,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的问题。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源泉和动力。如何使学生更容易地、更深入地探索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数学研究,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同时,良好的师生交流互动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面对一些弱智学生,教师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而对于弱智儿童最缺乏自尊心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委婉语,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说明数学教学知识的内容,逐步克服儿童自卑心理后智力下降,鼓起勇气探索生活中的数学,围绕一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深入探索数学的奥秘。

一、积极应用生活化数学教学思想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教学实践中会遇到许多障碍。弱智学生智力水平低,认知水平低。面对数学学科,学生往往害怕学习,不想学习。如何有效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联系起来,是数学教师需要正确处理的问题。生命孕育了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情境创设的角度出发,找出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因素,让学生参与情境创设,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保证学生思维的顺利开始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营造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氛围。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时,应积极融入社会生活,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活动,真正理解数学思想的教育内涵。例如,在学习“图形、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相关数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他们用图形进行平移和旋转,设计出美丽的图案。在设计结束时,学生作为一个单一的群体选择最好的设计组,教师应给予鼓励和表扬。在探索自己的数学思维和图形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图形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并能在不知不觉中熟练地掌握图形的具体形态和特征。在小组竞赛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在设置情境之前,教师应对学生的生命认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把握,找到教科书内容与学生生命之间的联系点,以此为切入点和启发点,设计出直观、生动、生动的生命情境。生活化的情境能够唤起学生的生活感悟,触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因此,数学知识的激发效果自然值得期待,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也较强。

二、积极将数学思维与知识运用到实际学习生活中

智力障碍儿童因大脑发育问题或心理因素,其智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常人,在语言交流和知识理解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相对于智力正常的儿童来说,智力障碍儿童不仅对数字和几何图形的敏感度较低,也缺乏对概念和定理的理解辨析能力。平常老师会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轮流出一份数学手写报纸。每个成员都会尽自己的职责,让纸张变得美丽。手写报纸的内容必须是数学知识。在手写报纸的设计中,可以添加数学竞赛题。在手写报纸的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加强对数学问题目的的理解,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并在手写报纸的制作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思想内涵。教师组织学生向竞争对手求助,谁编写的报纸在小组中获得高分,被称为“最佳抄报小组”,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在课堂上突出,并挂上轻荣邦队员的名字,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在交流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学会合作与分工。

三、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表达进行协调

为了使学生理解数学解题思维,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的过程,学生可以独立地说话,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相互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理解他人的数学思维和思维方式和方法。例如:在学习“5的乘法”在这节课上,老师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与其他学生分享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乘法意义。一些学生可以用乘法口诀来计算,而另一些学生可以用加法来计算面积。对于有问题的学生来说,言语总是不同的,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不同的思维方式可以出现不同的思维观点,通过这种教学互动,可以在互动过程中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真正意义。

四、在衣着打扮中传授数学知识

对于智力落后的儿童来说,理解“数”的概念比较困难。教师可以通过“天气与穿着”的关系,使智力落后的儿童树立正确的“冷热”观念。教师可以传授数学知识,提高智力落后儿童对换衣服的感受。比如,你可以问学生们,夏天我能穿多少衣服?如果我每天穿一条裙子,我最多能穿几天?”类似的问题,如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孩子养成的个人习惯,经常改变衣着反映背后大多数孩子自卑的心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语言委婉,给予孩子更多的肯定和鼓励,使弱智儿童克服自卑心理,积极探索生活中的数学,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周围的数学问题。

结束语:

在新课程标准的条件下,如何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是当前特殊数学教育中一个值得深思的教学问题。但是,学习观念的渗透需要长时间的推进,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真谛。

参考文献:

  1. 曾荣秀. 生活化视域下特殊教育数学教学创新实践探索[J]. 新课程(小学版), 2019, 000(011):133.

  2. 李永红. 生活化视角下特殊教育数学教学创新实践[J]. 家长, 2019(28).

  3. 廖春燕.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索与实践[J]. 魅力中国, 2019(13).

  4. 赵晓辉. 探究小学培智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 000(016):P.167-167.

  5. 汤步敏. 特教学校中聋生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实践策略研究[J].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18, 000(006):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