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5
/ 2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王帅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白脑包镇总校 015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无缝链接,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更加新颖,小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更加多样化,进而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现代化;信息技术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在这种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从学科角度来研究如何更好地运用媒体来辅助教学,把多媒体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笔者就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究,在此愿与同仁商榷。

一、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只有处在一个有趣的情境里,他们才会更容易进入到课文情境中。多媒体技术可以将音乐、视频、图片等集为一体,为学习创设一种灵动的意境,利用相关视频或音乐触动们的情感,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使他们能快速的融入到语文课文中。在教学《民族英雄戚继光》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戚继光抗倭》的影片,屏幕上显示出戚继光指挥军队大败倭寇的片断。播放完后,学生就想知道:戚继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就接着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问题:“戚继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很快就带着问题去读课文,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比如在学习《回自己的祖国去》这课的时候,老师仅靠口头讲述,有些学生无法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情感,但老师如果能适时的利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如观看“南京大居杀”、“九一八惨案”等短视频,这不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能激起他们的爱国之情。利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这无疑是一种十分便捷而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善向媒体借力,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如果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如果仅靠老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学生也极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感,学习积极性可想而知,如果能利用多媒体提供的情境真实、生动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现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触发学生的想象,突破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在教学《麻雀》一文,理解“母爱的伟大”时,我运用多媒体展示出一只老麻雀为了救小麻雀,奋不顾身的从高高的树上飞落下来,竖起全身的羽毛并嘶哑的尖叫着,用自己的身体掩护着小麻雀,和猎狗进行一场殊死搏斗,猎狗被它吓退了……此情此景,学生感触万分,无声胜有声,不用老师讲解学生已明白这就是世间伟大的、无私的母爱之情。

再如教学《小草之歌》一文,理解小草的作用时,有一位教师是这样教学的:他也是运用影片——洪水导致的家毁人亡和满天弥漫的大沙尘暴的自然灾害的两个片断,来说明课文中小草可以击退洪水和锁定沙丘的作用,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这远比教师说得口干舌燥,学生一窍不通的教学效果要好很多。

三、运用媒体诱发思维,丰富学生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世界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通过多媒体动静结合,文图并茂,音频、视频的烘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珍珠泉》一课时,课文第三自然段讲到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学生一下子对水泡的形状、变化、颜色、冒出时的声音都感到单调、乏味,学生只是理解文字中的内涵,没能亲身体会到潭底的水泡是如何像珍珠?因此,在教学时,一位老师用课件演示水泡从潭底里慢慢冒出来的过程及动听的旋律。把学生“带到”珍珠泉边,学生仿佛在珍珠泉边的境界当中,脑海里突然想象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感受珍珠泉里的水泡像珍珠一样美丽!这位老师就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从潭底里冒出来的水泡,写出自己所看到的和听到的感受。学生想象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学生通过观看课件能想象出珍珠泉别样的景色。这样,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四、运用网络、媒体资源,开阔阅读视野

想学好语文,积累是关键。教材是教师教学的范本,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阅读去获取课外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多媒体计算机能储存大量教学信息,为阅读教学提供详实的阅读材料,同时它又能提供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在教学中,可以按照知识点来划分教学内容并实现超链接,它所具有的生动性、形象性、直观性,非常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这些多媒体制作的阅读资料,既配有声情并茂的朗读,又有生动有趣的动画演示,能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如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时,我利用多媒体信息平台,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森林破坏情况,植物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学生对课外知识也很感兴趣,认真地看各种有关环境的信息,对如何保护环境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五、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大多是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共同参与、积极互动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非线性结构来组织教学,把信息内容与组织形式呈现的多样性、复杂性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结构化认知形式,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环境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信息技术集文字、图像、动画、音乐等多种信息于一身,形象逼真、生动新颖,能充分刺激学生眼、耳、脑等多种器官,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趣化学习氛围,丰富了头脑中的表象,拓宽了思维空间,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时地迸出创新的火花。所以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将语文学习由单一的课内向课外延伸,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文化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总之,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发挥其最大的辅助功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乐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林.小学语文情感性课堂教学探索[D].喀什大学,2020.

[2]赵秋红.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几点体会[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3(3X)

[3]韩兴凤.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几点体会[J].考试周刊,2016(32).

[4]钱霞.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09,(05)

[5]孔令童.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