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语文课堂视角下的信息技术应用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5
/ 2

高效语文课堂视角下的信息技术应用与实践

郭旭

重庆市巴南区星澜汇小学校 重庆市 400055

摘要:课堂的有效性教学在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过程当中,逐渐地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其高效课堂的建设不仅能够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同时亦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作用力。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教师则可将其充分应用,并实践于高效课堂的教学之中,以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关键词:高效语文;语文课堂;信息技术应用;小学语文

引言:

科技的发展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的便捷高效。在此期间,教师可充分发挥其作用优势,通过不断的教学创新看,以将其应用至课堂教学之中,以促进语文课堂的有效性,使得学生得以在现代教育科技下,快速地成长与学习。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

(一)提高兴趣

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甚是较广,其不仅体现在多媒体上,还应用于互联网。其媒体的姿态使得学生对于其中的影视音像效果较为期待,同时,小学生是一群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群体,因而对于多媒体以及信息技术的运用有着极大的兴趣,其动态的演示效果以及真实的体验感知使得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起来,从而在这一科技的影响作用下,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1. 促进理解

语文知识的教学体现主要是以阅读的形式,而这一教学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尤其对于文中所体现出来的景象美、人物美、人物情感、诗歌含义等等,都需要学生需要通过全面的理解从而掌握知识内容。而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对于这一方面通常是以述说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有效但并不明显,在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下,这些内容则可以被直观地体现出来,使得学生得以直接的感受文章,从而促进对于文章内容各个方面的理解。

二、有效应用策略

(一)课堂导入

精彩且有趣的内容导入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快速地融入到课堂内容之中,使得课堂氛围逐渐提升,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建造高效的课堂形式。例如,在六年级课本中《1.草原》的学习时,教师则可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草原风景为学生展现于课堂之中,作为课前的导学部分。其中,教师可将西部地区的草原景象图片以及视频内容,通过互联网络的下载将其导入到多媒体,学生在观看时则会产生极大的兴趣,感受草原的美,进而将课文中所描述的陈巴尔虎旗的草原景象穿插放入其中,让学生在观看中分析对比各个地区草原的特点,进而引入至课文的教学,在阅读了课文之后,再让学生猜测所看视频中哪一部分是课文中所描述的景象。如此一来,则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够更加专注的阅读课文,同时通过在导入环节所观看到的景象,感知文中所描绘的景象。

(二)创设情境

情景的创设对于学生而言是促进理解与感知的最佳手段,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对于文中情感内容的表达,从而与作者产生感应,以作者的心境感受文章。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具有多种形式,其中则可利用多媒体优化情境。在学习风景类文章时,教师则可将相应的自然风景为学生展示,以供学生观赏,从而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学习富有浓郁情感类文章时,则可结合主题相符的视频内容播放其中,以促使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例如,在《7.开国大典》一文的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则可将这一时期的影视资料寻找出来,为学生播放,让学生感受开国大典所展示的宏伟景象,以促进学生爱国的精神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形式,让学生展开角色扮演的形式,为学生创设情境,例如,在学习同册课本中《23.京剧趣谈》这一部分时,教师则可将文中的《马鞭》《亮相》的具体表象形式展示于多媒体,进而鼓励学生搜集其他的京剧资料,并选择其中一种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表演。如此,学生不仅能够提高对于京剧的兴趣,同时亦能够使得学生了解更为丰富的京剧知识。

  1. 拓展资源

在新课标要求下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过程之中,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而语文的学习在教材中所收录的内容主要是以典范的形式所体现,以教授学生语文的基础知识,包括基础字词、语言表达、文章结构类型等等,而在课外延伸方面则具有一定的欠缺,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加以延伸。在以往的教学过程当中,拓展资源多是以教师口述的方式为学生拓展,导致课堂时间被大范围占用,从而无法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目标,致使教师在拓展延伸部分安排至学生课后,然而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弱,实际所阅读的课外内容更是相对较少。因此,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基础上,教师则可利用这一技术的优势功效,为学生适时的拓展相应的课外内容,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领域,同时,科学的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拓展亦能够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1. 制作微课

除多媒体技术之外,信息技术的作用还能够施展于微课的教学应用之中。微课的形式多样,且能够将其保存并循环播放,这就为高效的课堂教学营造了更加科学的教学方式,其不仅能够应用于课堂之上,同时还能够作为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最佳利器。因此,在信息技术的应用实践上,教师还可积极的制作微课,从而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以课前预习为例,在学习六年级上学期文言文中的《伯牙鼓琴》这一课时,教师则可以在制作微课时,将基本的内容含义融入其中,并结合动画篇的形式,将这一故事情节体现出来,从而促使学生了解这一则文言文所表述的大致含义,进而再针对文章内容将标准的朗读部分置于其中,让学生通过听读、跟读的方式熟练诵读课文,从而为高效课堂的建立作以良好的铺垫。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的应用效果众多,不论是在课堂形式还是在课程内容的优化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充分发挥其功能性质。此外,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当中,教师还应当积极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以使得这一技术能够得以更好地实践于课堂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 孙业亮. 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J]. 读与写(教师), 2019, 000(011):P.1-1.

  2. 张玉晶.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践应用[J]. 教育观察(下旬), 2019, 008(009):85.

  3. 焦建玲. 高效教学视角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9, 000(015):P.86-86.

  4. 俞永武. 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 中小学电教(教学), 2020, No.501(0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