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儒家思想发展历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5
/ 2

传承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

程君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第一中学, 251400

摘要】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的儒学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保持着正统地位,这与他们在各个时期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有很大关系。从春秋时期儒学的创立发展到西汉时期成为主流思想,再到宋明理学,以及近代社会对儒学时而维护,时而利用,时而全盘否定,儒家思想成为不同时期维护政治统治的工具。

【关键词】儒学发展历程、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回望历史,两千年多年来能够独领风骚的唯有倡导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那我们就来详细论述一下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儒家思想创立于春秋时期的孔子,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提倡“为政以德”、爱惜民力、以德教化;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独立思考、“当仁不让于师”;哲学角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孔子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被推崇为“圣人”,但在当时诸侯争霸的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孔子的思想未受到重视。

战国时期是儒家思想丰富和发展的时期,代表人物有孟子和荀子。孟子主张“仁政”学说和“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主张“人性本善”;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要有“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孟子是儒家学派的奠基人,被尊为“亚圣”,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对约束暴政、缓和阶级矛盾发挥重要作用;“重义”对今天的精神文明仍有重要现实意义。《孟子》一书唐以后被当做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之一。荀子主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礼法并施;君舟民水。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的学说对中国哲学有深远影响。儒学倡导的主张无助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统一,不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统治,故不受重视,被冷落。

儒学的低潮出现在秦朝的焚书坑儒。秦朝的儒生以古非今,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故遭到压制。

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用思想的统一巩固政治的统一,使儒学成为主流思想。董仲舒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发挥儒家仁政的思想;以德为主,以刑辅德;三纲五常。新儒学成为西汉各级学校的必须课和朝廷选官的考察标准,上升为封建正统思想,但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专制,遏制了学术自由和文化交流,阻碍科技进步,造成中国落后。

魏晋南北朝至唐朝,由于社会的动荡和人生的苦难造成人们对宗教的渴求,出现儒道佛三教并立,三教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

宋明时期,儒道佛三教合一,融合为理学,代表人物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北宋的二程和南宋的朱熹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南宋的陆九渊主张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发明本心。明朝的王阳明主张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思想核心是致良知,即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还主张知行合一。宋明理学对后世的政治、文化、社会教化产生深远影响。它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人的自然欲求;但同时理学还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到积极作用。

明清之际,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工商阶层队伍壮大;封建专制加强;思想上因循守旧;西学东渐等现象的出现,出现了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发展。这时期的代表人物有明末的李贽、明末清初的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李贽主张鞭挞程朱理学,否定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论,人人有权作出自己的判断;提倡自然之性,要求个性解放;提倡男女平等;万物皆生于两。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主张思想上经世致用;经济上工商皆本;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的同时限制君权,实行法治。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为儒学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强烈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中,继续维护封建制度和纲常礼教。19世纪末的维新思潮中,资产阶级力量软弱,封建势力强大,为减少变法阻力,把西学中的政治学说和儒家经史相结合,使儒家思想影响深远。1915年的新文化提出“打倒孔家店”,全盘否定儒家思想。

儒家强调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有积极作用;提倡的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

儒家思想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价值导向,让我们感悟儒家文化,重拾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白寿彝《中国通史》

[2]任继愈《儒学与儒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