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新课标精神 改变语文教学观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5
/ 1


领会新课标精神 改变语文教学观念

李志芬

湖南省 永兴县第二 中学


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使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又有了重大的推进,它以全新的教育观念审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现状,回应了素质教育所必须解决的具体问题,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语文素养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养,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下面我就谈一谈学习了新课程标后的感想以及对语文课堂教育的一些思考。

  1. 重视课前预习,培育自学能力

预习是一种学前自学,学习不预习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浪费的是时间和精力;预习了才知道难点,重点是什么,不懂的地方在哪里,心中有数,听讲才能主动,才容易与教师产生共鸣,配合默契,积极主动的学习。但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预习,认为预习只是读读生字、课文而已,达不到预习的目的。因此,只有指导课前预习,课堂才能有效地指导自主学习。

  1. 转换学习角色,引导自主探讨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强调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生动活泼地发展。教师必须从纯粹的知识传递者想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启发者、合作者、促进者和参与者转变。教师只是把教材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交流,教学中提倡教师少问,学生多问,学生通过读、思、议,自由发挥、自由伸展,不必循规蹈矩,亦步亦趋凡事都是符合或趋近教师的解答,统一到标准答案上去,学生可以标新立异,大胆假设,只要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就行,从中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教师不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参加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在学生读中相机指导,或矫正目标、或提出要求、或纠正错误、或进行激励。或梳理归纳。让学生自读自悟,学生在读中悟到的方法往往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文章的重点、难点,结合问题加以疏导,就水到渠成。阅读教学中应做到:书本让学生读,见解让学生讲,重点难点疑点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总结让学生写。相信学生的能力,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发挥其独立精神,奇迹就会出现。

  1. 拓宽学习渠道,注重知识积累

新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规定每个年级的课外阅读量,目的是督促师生把语言积累落到实处。如果学生的语言积累有了量的突破,胸有万卷,“书生气”十足,那么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会有质的飞跃,定会洋洋洒洒,下笔千言,这不是倡导学生像过去私塾教育一样死记硬背,但适当背诵经典作品、优美词句,可以让学生储存语言模型,发现语感,形成良好的语言反应机制,以更好地受到审美感染。因此,我鼓励学生把课外学到的优美句子抄在笔记本上,并且互相交流,旨在引导学生沟通课本内外,拓宽学习渠道。作业时也有的放矢地延伸到课外,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语言积累落到实处。

四,开展课外活动,增长学生才干

新课程标准注重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学科实践性极强,我尽量将枯燥无味的作业化为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近似游戏的过程中达到练习、复习巩固的目的,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总之,时代在进步,事物在发展,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对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多动脑筋,想好办法,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