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5
/ 2

听障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王杨锐

商洛市特殊教育学校 陕西 商洛 726000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普及,人们面临的社会压力、家庭压力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也逐渐增大。青少年正处在人生的重要阶段,如果不能正确面对这些压力,将产生心理问题,阻碍心理健康正常发展。若放任这些问题发展下去,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日常活动和生活。普通学校健全的青少年学生如此,聋哑学校的听障学生尤甚之。听障学生,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比正常人要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通过对听障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发现听障学生心理障碍问题比较普遍,被调查的学生中,存在明显心理障碍的约占10%,而其中处于青春期的占绝大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青春期的听障少年慢慢意识到自己的不同之处,加之正处于人生的逆反期,如果没有好好加以引导,他们也就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关键词:青春期;听障学生;心理健康

  青春期听障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除了以上说到的各种压力之外,还与他们成长过程中与普通孩子的不同经历承受的内在压力有紧密的联系。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天生的听障往往带来的是有口难言的尴尬

  由于先天听觉障碍,感受外界声音信息的途径被阻塞,以致无法感知一个完整的外部世界,由此会形成听障学生在交流上的困难和对外部世界理解的不完整、不正确,这也让他们对周围环境特别敏感,觉得似乎周围的人都在议论他。同时,他们又无法与同龄人正常交流,遇到挫折和失败时缺乏倾诉的对象,容易造成情绪低落,从而养成不良的心理问题,形成固执、暴躁、无知等心理问题。

  2. 社会人员的不平等对待

  社会素质良莠不齐,导致听障学生在生活中往往受到别人的歧视和白眼。更有甚者常受到社会人员有意无意的捉弄和蔑视,让他们产生了对社会的错误认知,丧失了与社会交流的信心,从而形成了自卑、忧郁、恐惧的性格。

  3. 先天因素的影响

  由于聋哑学生先天的身体缺陷,导致这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缓慢,学习起来也更吃力,而听觉和语言能力的不足,让他们缺乏对外界事物理解和感知的有效途径,思维活动停留在形象和感性的水平上,抽象能力弱,逻辑思维能力也偏低,对事物的不恰当感知或认识让他们学习起来很吃力或者力不从心,造成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自卑、自怨等不良心理状态。

  4. 生理发育健全,心理发展不完全

  研究表明,言语的发展会影响心理的发展。一般情况下,言语发展水平高,心理发展水平也高。由于听障学生言语发展滞后,故心理发展也滞后。可是在生理发育方面,除听觉系统之外,听障学生并无异常。绝大多数健听学生在身心发展过程中,心理水平与生理水平是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听障学生,这种平衡绝大多数受到破坏,因而常常造成身心发展的冲突,产生忧郁感、恐惧感和神秘感,导致“出格”“出轨”行为的发生。

  5. 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存在

  听障少年存在先天听觉障碍,更加希望自己能被教师公平的对待,有些教师忽视了学生心理的期待,只因学生偶尔学习的退步或犯错,就严加批评,听障学生在心理并没有接受批评,这样容易形成学生的逆反心理,或者有教师随意拿学生的表现进行比较,不管差生的感受对他们进行讽刺、挖苦,他们形成不平衡的心理,对他人产生嫉妒心理。学生们进入青春期,自身存在的生理缺陷也对男女同学之间正常交往产生不良影响。

  针对听障学生存在的这些心理问题,特殊教育行业也面临一个新的挑战:即如何维护听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何对听障学生实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其身心健康发展。我认为学校和教师应该一起努力为听障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

  1. 健全听障学生的人格,帮其养成良好的个性

  (1)帮助听障学生战胜胆小恐惧的性格,培养其坚强的意志

  听障学生相对健全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要差一些,因为特殊的生理原因,遇到挫折他们很难与别人交流,因此他们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走出失败的阴影,甚至一直都被困扰着,走不出自己的思维怪圈而走向极端。特殊教育学校,应该及时了解听障学生的心理动向,适时对听障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让他们学会尽快从挫折中走出来。并让他们明白,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课,是成长的奠基石,唯有走出挫折,重新振奋,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2)帮助听障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性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聋生不能正确地认识生活的意义,对生活采取消极的态度。帮助听障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是特教教师教学工作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在一起生活学习让听障学生感觉到他们是被平等对待的,也是被关爱、被期待的。

  (3)教育听障学生接受失聪的事实,培养听障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的心态往往能深入持久地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教师要帮助听障学生培养自信心,例如,有的听障学生因为自己的生理残缺而自卑消极,教师去发现其自身的长处,让他了解到自己的闪光点,让听障学生能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而不是沉浸在对自身缺陷自卑的消极心理中。有的听障学生因为表现不出彩儿不受重视而消极丧失自信,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走出自怨自艾的怪圈,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 学校应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听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1)做好语言康复工作,减轻他们由于听力残疾带来的心理问题

  由于天生的听觉缺陷导致语言能力的发展滞后甚至匮乏,导致听障学生心理发展愈发滞后。语言的学习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聋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发其语言能力,加强日常的语言康复训练,鼓励学生积极发声,以减轻他们的自卑、固执和暴躁等心理问题。

  (2)加强师资培训,配备专(兼)职的心理教师

  目前很多学校对听障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太重视,没有培养或聘请专业的心理教师,正常学生的心理健康尤须专业人士,何况是针对听障学生这一群体,为此,学校应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可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增设日常的心理课,再者,可从社会聘请兼职的心理咨询师,定期来学校为学生排忧解难。

  (3)把心理课程纳入学校的常规教学和管理

  培养听障学生的健康心理不是一天两天的“突击”就可完成的,而应该对学生进行长久的、有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课程纳入学校的日常教学中来。聋校可根据听障儿童特殊的心理健康情况,在地点僻静,环境温馨的地方设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室,聘请专业的人员对听障学生进行心理咨询。

  青春期是一个人性格成型的关键时期,而处于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是最敏感也是最脆弱的,如果不好好引导,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更有甚者走上歧路。因此,这个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倍受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是多样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每位聋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能表现出一种和谐的状态,为将来能自立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