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科技教育现状及发展路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5
/ 2

中小学科技教育现状及发展路径探析

刘蕾

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 山东省济南 市 250001

科技教育是学习有目的地应用知识、技能及经验,去运用资源创制建构和更新产品和系统,以满足人类需要。广义上的科技教育是“科学教育技术的简称,指增进人们的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技术水平,培养人们应用科学技术能力的教育。”针对中小学生的科技教育就是“通过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协同组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态度、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能力的教育活动。”其实质是“培养科学素质,即在学习、认识、应用自然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形成的知识、能力、观念、方法,养成的科学品质与科学精神等方面综合表现出来的内在禀赋”。

一、当前我国中小学科技教育现状概述

近年来,各国政府非常重视中小学生科技教育素养的培养。有的国家通过制定和完善科普政策法规,营造有利于科学传播的社会环境,推动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如美、英、日、印等国近年的科技政策,都加入或强化了有关科普的内容,科技教育已成为各国政府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国尤其是把中小学生作为科技教育工作的重点对象,注重推进跨学科的科普教育,强调科技教育和正规学科教育的融合,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技术改观科技教育,使中小学生接受科普教育,对青少年的科学素养的研究与培养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局面。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科技教育工作,而中小学生一直是我国科技教育工作的重点对象。但在我国的公民科学素养的调查,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程度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是相当落后的,尤其是高中生和中专毕业生。反省目前的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与科技技能的培养存在诸多令人担忧的现象。很多学校不太注重培养学生科技探究的能力,特别是创造性的能力,而且,科学课程开设的内容不够丰富多彩,进行科学教育的方法较为单一。因此,对比国外,我国中小学生的整体科技能力、科技素养还处于低水平。虽然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在科技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的、基础较好的学校。从城乡对比来看,我国中小学科技教育发展还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有些区域差距还较大。

二、当前中小学科技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教育意识不强,各层面重视不够。

1、校长、教师、家长的科技教育意识淡薄。调查显示,77.6%的农村中小学校没有把科技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也没有制订科技教育教学计划。89.8%的校长不愿意开展科技教育;92.6%的教师不愿意作科技教师,8I.5%的教师不愿意在本学科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高达93.1%的家长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科技活动。学校科技教育氛围不浓,校园文化缺乏科技教育元素,学校组织的科技活动少。

2、青少年学生的科技意识匮乏。最主要的表现在随着年龄增长年级递增,学生想象力呈递减趋势,观察力越来越低,对科学研究方法普遍缺乏了解,学生接受科技教育的积极性低。74.5%的学生不愿意上科技教育课,86.4%的学生不愿意参加科技活动。

3、社会单位支持科技教育的意识差。大多数具有科技教育资源的社会单位,如工农业园区、科研院所等,不愿意接待学生到场进行科技参观和教学活动。即使学生参观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也只是走马观花,没有真正地参与其中。

(二)现行的基础教育体制不完善。

首先,很多学校教育目标定位不合理。经观察发现,学校均按课程计划要求,在课表上设置了科学、劳动技能、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科技教育课程或活动。但实际上有部分学校一学期最多上一两节科技教育课,科技教育课程被挤占的现象严重。

其次,在课程教学内容上,过于强调学生学生课本知识。“重科学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科技技能培训,轻科学精神培育。”的现象非常普遍。学生很少有探索现实生活的时间和空间,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难以形成联系。科技知识教育不全面,大多通过各个文化学科的知识渗透,没有完整的科技教育知识体系。

再次,多年以来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学历教育,并没有把中小学生科技素质的培养放到最重要的位置。在科技教育与活动中,低年段开展得轰轰烈烈,高年段却形同虚设,科技实践缺少保障与落实。

(三)科技教育条件欠缺,农村中小学生科技教育是关键。

农村生产力水平落后,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学校科技教育功能室严重缺乏。贫困地区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校没有科技教育功能室。多数学校理、化、生实验室的实验器材不足、实验物品短缺,无法满足学生动手操作参与实验的需要。中小学生科技教育素养与能力远远低于城市的中小学生。

(四)科技教育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科技教育专职教师少,兼职科技教师流动性大、不稳定。科技教育教师整体素质偏低,大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他们的科技教育观念不能及时更新,创新能力不强,而且他们没有长期教授科技教师的意愿,参加科技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也不高。

三、中小学科技教育发展的路径探析

  1. 更新理念、提高认识。

  1.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科技教育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对培养造就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做有利的人才支撑。除此之外,教育主管部门还应对区县特别是农村学校开展科技教育专项督导。健全科技教育组织领导协调机制、健全科技教育保障机制,为学校有效实施科技教育课程保驾护航。

2、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开展科技教育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要将科技教育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这是解决科技教育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关键之举。学校的科技教育课程要开全开足,要充分整合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在培养学生科技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精神。

3、家长和学生要形成素质教育思想,认识到提高科技教育素质、培养科技素养对孩子日后的发展的重要性。家长要自觉转变认识误区,支持学校的科技教育活动,支持并引导孩子积极主动参与校内外的科技实践活动。

(二)改善中小学生科技教育方式方法

1、强化实施中小学生课程设置,建立独立的科技教育学科。如综合实践课程、通用技术课程。开展中小学生科技实践课,将科技教育贯彻于学分制中。课堂教学是中小学教育的主阵地,应充分利用好这一阵地进行科技教育理念的渗透和科技技能的培养,同时其他学科的教学渠道也渗入科技教育。人文素养并不排斥科学精神,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是相通相融也是相利的,从而达到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比翼齐飞。

2、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将课堂理论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的最佳手段。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应合理选择活动主题与内容,根据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因校制宜因生有别。精心设计活动形式,建立科技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活动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体验,采取有效评价体系,鼓励学生积极探索。鼓励中小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开发、开设有自身特色的并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智力发展的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和特色科技活动。

3、利用校外科技资源资源,广开渠道。充分开发社会资源,积极探索学校与工农业园区、科研机构共建科技实验基地、实验学校等科技教育场地,让学生走进工厂、农业园区、企业、科研机构、大学等。利用好当地的科技博物馆、科技馆,科技展览要注重互动性、参与性,让学生能从中直接感受到科技的乐趣。学校也可与社区共建,实施教育资源共享。

(三)加强科技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科技教师队伍是实施科技素质教育,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学校应完善科技教师岗位管理,加强科技教师培养和交流。将科技教师培训列入教师培训计划,积极组织科技教师开展科技教育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邀请高校科技教育专家开展科技前沿、热点知识和科研创新方法等方面的专题讲座。扩大专职科技教师队伍,保持科技教师队伍的稳定。此外,建立科技教育教师的奖励、考核及评价机制。如,科技教师带领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取得优异成绩的,可作为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的考量因素,充分调动科技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

  1. 加强农村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提高科技素质

1、增加投入,改善条件。尽量增加对农村中小学科技素质教育的投入。要提高农村学生科技素质,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各级财政预算中应明确农村学校科技教育经费,用于建设符合标准的各科各类实验室,搭建充满科学氛围的功能室,改善师资水平与结构,推进农村学校的一系列硬件软件建设。

2、转变观念,重视科教。农村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庭都应转变观念,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科技教育技能的培训。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客观上都提出了要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科技素质和能力。农村学校必须进行规范的系统的科技素质教育,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科技能力的要求,既要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更要加强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训。

3、农村学校应充分挖掘自身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农村生产生活中的素材,运用科技知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扩展科技教育资源。让农村中小学生科技素质教育走农、科、教三结会的道路,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调体系。做到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加大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力度,使农村中小学生科技素质教育走上健康、良性循环的轨道。

四、参考文献:

韩影新,《浅析我国中小学科技教育现状及对策》

陆宾正,《中小学科技教育模式浅析》,《科技与教育》

王一凡,《青少年科学素养的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

张鸿,李志辉,《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科技教育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杨光,《我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