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研究了奥丹西酮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经小鼠全皮的渗透动力学。当电流密度从0.05mA.cm-2升高到0.3mA.cm-2时,药物的稳态流量从30.29μg.cm-2.h-1增加到160.70μg.cm-2.h-1。研究中药物稳态流量和应用电流之间不严格呈线性关系。铂在供药池中作阳极时,可导致药物溶液变色;而应用银电极代替铂电极,则可以避免此问题的出现。应用铂电极时,供药池和接受池中均发现有pH变化。文章对以上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奥丹西酮 经皮离子导入
  • 简介: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它作为交际的手段和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依靠语言、通过语言表现出来,两者相互依赖。大学英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应克服交际中的文化障碍,进行文化教学。作为医药类的高等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重视中药文化的导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增强学生的中医药文化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弘扬我国的中医药文化,促进中药文化的传播和中西药文化交流。

  • 标签: 大学英语教学 中药文化 文化导入 交际能力 中药学
  • 简介:慢性前列腺炎分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和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由于前列腺腺泡上皮类脂质膜的屏障可使多种抗生素不能透入前列腺腺泡内,故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抗菌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口服药物治疗更是罔效。笔者以温阳利湿,活血软坚为法,运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中药离子导入 药物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 中医药疗法 温肾祛湿 活血软坚
  • 简介:成功地导入课程引言对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阐释引言在医用化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介绍几种常用课程引入方法。

  • 标签: 引言 医用化学 教学过程
  • 简介:目的探讨复合脉冲导入治疗仪治疗大面积肺炎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于我院呼吸内科就诊的60例大面积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复合脉冲导入治疗仪治疗)各30例,统计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2组患者的退热时间、平喘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组经过治疗后,退热时间、平喘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合脉冲导入治疗仪治疗大面积肺炎疗效确切,能显著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 标签: 大面积肺炎 复合脉冲导入治疗仪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的影响效果。方法:从2018年03月~2020年03月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中抽取62例展开研究,通过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中31患者用作参比组对应研究资料,选择常规护理方案;并将另31例患者用作实验组对应研究资料,选择中医护理操作干预,分析不同组别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咳嗽、气促、胸闷中医症候积分相较参比组均明显降低(P<0.05);FEVl/FVC值相较参比组显著提高(P<0.05);且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相较参比组明显提升(P<0.05)。结论:遵循中医护理理念开展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护理工作具有减轻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改善患者肺部通气状态的良好效果,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 中医护理 疗效观察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景导入模式培训在急诊科轮转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9月到2020年12月在进入急诊科轮转的40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予以传统带教方式,2021年1月到2021年4月在进入急诊科轮转的40名护理人员作为试验组,予以情景导入培训模式,对护理人员的带教效果评分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的带教效果评分明显较高,相比较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

  • 标签: 情景导入模式培训 急诊科 轮转护士 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3月-2021年9月入院实施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视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治疗期间应用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患肢运动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患肢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好,有利于制定中药离子导入技术规范。

  • 标签: 循证护理 中药离子导入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教学采用案例导入式情景教学,比较具体效果。方法:选取心血管护生计60名,常规组、试验组分别采用常规模式、案例导入式情景教学,比较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人员中观察判断、应变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整体评分优于常规组,二组护理综合能力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模式,整体效果较好。

  • 标签: 案例导入式情景教学 心血管内科 临床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针对骨关节炎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进一步对比关节松动术与玻璃酸钠导入的应用成果。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9 年 6 月~ 20 20 年 5 月 收治的骨关节炎患者 作为研究的对象。 在患者选取中可采用数字随机 分 组法,并对 68 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 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导入措施,观察组则为关节松动术与玻璃酸钠导入,分析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和效果。 结果: 从 治疗 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治疗总疗效率 为 94.1% ,对照组为 79.4%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关节活动度、关节积液量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结果优于对照组,由此我们认为关节康复情况上具有治疗差异。最后在了 Lysholm 膝关节量表评分中,观察组患者为( 88.3±2.8 )分,对照组患者为( 67.9±3.8 )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采用 关节松动术与玻璃酸钠导入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骨关节炎患者的病情,优化各项指标,从而提升了治疗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关节松动术 玻璃酸钠 骨关节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患者给予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肺部理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计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肺部理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肺炎患者给予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肺部理疗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肺炎 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 肺部理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患者给予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肺部理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计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肺部理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肺炎患者给予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肺部理疗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肺炎 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 肺部理疗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血栓通电离子导入法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60例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血栓通电离子导入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0.9%氯化钠液离子导入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下肢疼痛症状改善的评分值和纤维溶酶原激活物水平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各指标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40.00%)(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值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各指标(APTT、PT及PAI-1)水平测得值均稍低于治疗前,但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栓通电离子导入法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 标签: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通 电离子导入法
  • 简介:目的探讨骨感染病人外周导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45例行PICC置管的骨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PICC置管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统计分析其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145例骨感染病人中发生PICC置管后相关并发症27例,发生率为18.62%,并发症以导管相关性感染为主。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人年龄、PICC置管操作护士年资、导管管腔数、导管留置时间、是否有其他自身疾病是病人PICC置管后发生相关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是否有其他自身疾病经哑变量处理后,患糖尿病与免疫抑制类疾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人年龄大于65岁、患糖尿病或免疫抑制类疾病、PICC置管操作护士年资小于10年、使用双腔PICC导管及导管留置时间大于20d是引起PICC置管后发生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应及时给予相应临床预防与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骨感染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导管 并发症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