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日捐官者,辄喜捐盐场大使,以其职与知县相等,而无刑名钱谷之烦也。有扬州轻薄少年用刘禹锡《陋室铭》而为《陋铭》者,其辞云:“官不在高,有场则名。才不在深,有盐则灵。斯虽陋,惟利是馨。丝圆堆案白,色减入枰^①青。谈笑有场商,往来皆灶丁。无须调鹤琴,不离经。无刑钱之聒耳,有酒色之劳形。或借远公庐^②,或醉竹西亭^③。孔子云:‘何陋之有。’”

  • 标签: 《陋室铭》 刘禹锡 盐场
  • 简介:朝鲜时期,为熟悉吏治文件的格式和体例,朝廷挑选明朝的各种文件和朝鲜与明朝朝廷之间的公文中的一部分,编成《文》一书,作为官吏的学习教材.该书共由四卷组成:卷一为明朝皇帝的宣谕和圣旨,卷二为奏、申、呈、照会、咨议等各种文,卷三为咨、奏、呈、题奏,卷四为榜文.

  • 标签: 朝廷 明朝 吏治 体例 皇帝 朝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清人沈起凤的.中有则的故事,说的是南昌某生,随父任在京.一天在书肆中见一少年买时,无意将一枚钱落于地上.某生就用足踏着,待少年走后,拾起了这枚钱.旁边一老翁看到,叩问了姓名,冷笑而去.后某生得常熟县尉,投刺拜谒上台汤公,十谒不得一见,巡捕传汤公命:"令某不得赴任,名已挂弹章矣!"某问:"何事弹劾?"汤公回答说:"贪."某自思尚末思职、何得有贪?复传汤公命日:"汝不记昔年书肆中事耶?为秀才时尚且一钱如命,能不为纱帽下窃贼乎?"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党员干部 工作作风 干部人事制度
  • 简介:对于走马楼吴简的研究统计,可以反映出孙吴时期长沙郡民有将两姓合并表示婚姻的取名风俗.这种风俗一方面透视出土著民与移民之间的联姻关系,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江南农业开发过程中土著民与移民之间的融合特征.

  • 标签: 吴简 两姓合并 长沙郡
  • 简介:3月15日上午10点,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闭幕后,云南省代表团的部分成员并未返回驻地——位于北京复兴门外商务街的职工之家。中午1点不到,手机的新闻客户端上突然推送一条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的消息: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 标签: 人民大会堂 网站发布 云南省 代表团 客户端
  • 简介:<正>中华法系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以法治,历史上每一时期的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都无一例外地将其作为强调的重点。决定中国文化命运的儒家主张以道德礼制为中心,化民成俗,拱手而治,天下归仁,即所谓“为政以德”,也就是每为今人所不满的我国古代的“人治”观念。事实上,儒家的“人治”并没有完全排斥“法治”的功能,这一点,早已为学人们所认可,关键是富有理性且应有建树的我们如何认识历史并加以借鉴。

  • 标签: 以法治吏 我国古代 吏治 儒家 礼制 诸葛亮
  • 简介: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培根先生有句名言:读史可以明智。“明智”者,心明眼亮之谓也。他所说的“史”不知是否包括中国的历史。唐初著名的政治家魏徵先生则说: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他所说的“古”,大概指的就是文字留存的中国历史了;千古兴亡事,过眼似烟云,倘不凭借寿于金石的文字,又怎么能够以之“为鉴”呢?这么说来,读读中国的历史,也是“可以明智”的。

  • 标签: 明智 中国历史 哲学家 “史” 政治家 “古”
  • 简介:<正>周章,三国名将周瑜的曾祖父,东汉顺帝时历任豫州刺史、河内大守,有政声。范晔《后汉书》本传载:周章“好贤爱士,其拔才荐善,常恐不及。每至岁时,延请举入上后堂,与共宴会,如此数四,乃遣之。赠送什物,无不充备。”此言周章“举”,但所举为何科目,却用语含糊。检《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裴松之注引张璠《后汉纪》,言所举乃“孝廉”,可据以补范氏之疏。又有可议者:汉时举,名目繁多,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明经、孝廉、有道、计偕、茂(秀)才四行等。但从前引范氏语来看,很容易使人误解为“举上计”。据汉制,每岁末,各郡国都要派郡上京送计簿,汇报郡国一年来的政事,曰“遣上计”(《续汉志·百官志》五)。范书则称为“举上计”(如

  • 标签: 郡国 举孝廉 周瑜 范晔《后汉书》 《后汉纪》 贤良方正
  • 简介:“女儿和妻子,这样的打击能否经得起?这一切,都是我的错,我的罪……”这是湖南省怀化市原副市长李自成落马后,作出的深深忏悔。2017年4月27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李自成受贿案作出二审判决,李自成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一百万元。“能”,这是李自成身上最醒目的标签之一。

  • 标签: 能吏 湖南省怀化市 二审判决 没收财产 干部调整 县委书记
  • 简介:30多年前,罗目这地名在我心中,是同农民、知青以及离家远行等连在一起的。其实它离省城贵阳并不远,油榨街出去,经龙洞堡往龙里猫场方向走十来里就到了。但对当时还在城里小学读书、生活范围不外乎以大十字为圆心、以黔灵公园为半径的我来说,这段路程仿佛间隔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 标签: 中国 当代 散文 作品赏析 《重走罗吏目》
  • 简介:''在中国古代的职责经常是世袭的,他们一般都不接受系统的儒家教育,而是接受技能教育。对于''者,从政是一种工作,他们的职责是按照既定的规章和条例完成日常的事务。'刀笔'一词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更详细一点则要追溯到青铜时代的一种器物——'削'。在我国历史上,较早的正式书写都是写在竹或木制成的简上的。竹木简始于春秋时期,

  • 标签: “刀笔吏” 文职官吏 古代 书写工具
  • 简介:《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古代中国,君子的任务是弘道,与之相对的文则执掌具体事务。古代执掌刑名、审理案件的司法官员,属于"文"一类,他们常常被称为"刀笔""巧""酷吏",地位上低于清要官员。中国古代所谓能,多指有才但操守欠缺的官吏,有的甚至近于法家的酷吏。然而,明清鼎革之历史巨变,引发了人们对待法的观念转变,随着经世致用思想的形成,法律知识和法律职业者的地位有所提升。在清朝初期,出现了一批精于法律的能要员,如汤斌、陆陇其、于成龙。本文将分析明清之际法观念的转变,并介绍清初善于司法事务的能群体及其特征。

  • 标签: 明清之际 法律知识 法吏 能吏
  • 简介:唐代统计者总结了历代惩治贪官污吏的立法经验,对官吏贪赃枉法的刑事责任不仅在立法上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如严密的防范措施,犯赃涉及的范围和量刑幅度等,而且在司法上对犯赃官吏的处罚也相当严厉。唐律以立法形式整顿吏治,缓和了阶级矛盾,提高了统治效能,促进了经济发展,使唐朝社会呈出出安定繁荣的盛世局面,在我国封建法制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唐朝 唐律 立法 治吏 法制史
  • 简介:媒体不断将一些涉嫌贪污的大案要案公之于众,人们在拍手称快之时,感受到政府对腐败的惩治力度,但同时,也对此严重的问题屡禁不止感到担忧,今后,腐败与反腐败问题将会怎样发展变化呢?零点调查首次独家调查了农村居民对政府惩治腐败的信心度。

  • 标签: 惩治腐败 大案要案 治吏 贪污 政府 反腐败问题
  • 简介: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必须先要有一支高效廉洁的干部队伍.古人"治国先治"这一深邃的道理和进步因素同样适用于今天,同样可以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服务.一、从严治""势在必行."治国先治",是历代政治家、思想家的共识;抓住了"吏治",就抓住了理政治国的纲.二、"治"必须要害问题入手o"治"的核心问题是治权;"治"的首要问题是治思想.三、"治"必须要进一步健全管理机制.从严"治",思想是前提;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

  • 标签: 治吏 依法治国 治权 适用 廉洁 健全
  • 简介:【教学设想】语文似乎越来越难教,到底教什么、怎么教很难说清楚。笔者以为,一篇文学作品的教学,首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去理解文本的原味,去体验文本中人物的真实情感。本真也许是最平淡的,可也是最真实的。文学作品的阅读往往是个性化的,但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他自己的解读方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理解与能力的提升。

  • 标签: 石壕吏 文章大意 文本意义 文学作品 解读方式 助读
  • 简介:西汉“都”之称,沿用了先前的旧名;它是郡府掾、史等属的泛指或统称。当时郡府在行政运作过程中,太守属下不同职别的都,其使命与职责不同。其中有的负责文牍公文的起草、签署等日常事务;有的则被派遣巡行处置一些其他重大政务,包括巡行廉察、考核属县长吏,案狱覆治、逐捕逃犯,催督租赋、拘校财物,行塞边郡、检查戍务,迎送宾客和上级官员等,涉及范围较广。西汉的“都”与“督邮”,虽然皆为郡府属,但它们不可等同,二者不仅起、止时间有异,百余年中长期并存,而且其身份及执事部门、治所和职责也有区别。

  • 标签: 西汉 郡府属吏 都吏 督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