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背景下的小学德育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7
/ 2

新时期背景下的小学德育教育

王金玉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安平镇王家摆小学


新时期下,我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学校德育工作和教师德育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新形式的引领下,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要从思想上将这项工作重视起来,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德育渗透工作。

一、在教师的关心中渗透德育教育

关怀伦理学家诺丁斯认为,关心是个人对人、对事的一种道德品质。关心是个人对他人、自我对世界的道德态度,表现为个人对他人、对世界的“关系”。“人总是生活在‘关系’中,个人的任何品质也都是反映了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师生之间要建立“关心”关系,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爱”,这种“爱”是老师发自内心的持续的一种情感。学生不是孤单的存在,而是接受了或正在接受老师的关怀。学生的内心需求得到关注,使得师生都置身于“关心”关系之中,在这种关心情境中学生体会到了被关心的快乐,推己及人,他也会用这种方式去关心别人。道德教育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得到实现。

二、在尊重个体自觉中实现德育教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道德教育如果仅仅停留在书本和课堂,不指向鲜活的生活实践,那只是完成了知识规则的搬运转移。任何一个有自主需要意识的人,对于来自外部说教服从式的教育行为往往都会产生抵触和逆反,更何况处于特定阶段的学生群体。道德实践的发生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内心真正认可的信念才能指导道德实践的发生。所以,在学校的道德教育活动中,一定要坚持以人(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既要重视道德知识与理论的掌握,更要注重道德情感与信念的培养。学生在某一时期出现的思想问题其实都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所以一定要把现实生活实际与学生的思想问题结合起来看。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是一个统一连续的过程,这些内化为主体的自觉意识后才能实现真实有效的道德实践行为。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小学的德育主要是养成教育。即让学生从小养成懂得守纪律、关心他人、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不怕困难、勇于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而这些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潜移默化、日积月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把德育教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会于教学过程中。如语文课要使学生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美、山河壮丽、人民勤劳智慧;了解和热爱革命领袖及中国共产党;数学课必须适当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科学的思想方法科学课可利用自然现象和实验引导学生爱护大自然,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并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美术、音乐可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等。 

四、在课余生活中渗透德育 

充分利用学生课余生活中的德育因素来设计、组织活动,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从而发挥教育的整体效益,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乐中,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气氛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达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 

 学生的课余生活是平常而琐碎的,但却日复一日地反复出现,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而德育渗透一般采用随机渗透的形式,这种渗透是无时不有,无所不在的。我给学生的课余生活设计了这样一系列活动: 

(1)“小鬼当家”活动。自己当一回家,购买家庭物资,与父母换位体验,上街购物,同时采访几位摊主和几位顾客,领略市场的繁荣;在实际体验使得学生懂得劳动者的辛苦,挣钱的不容易,合理购物,感受祖国发展的日新月异。 

(2)“食堂体验”活动。午餐时,除了让学生品尝食堂工作人员为他们烧的美味可口的饭菜外,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食堂工作人员是怎样工作的;饭前带学生去观察食堂工作人员整理餐具、洗、切、烧、煮等过程;饭后,让学生亲眼目睹食堂工作人员用力一道道、一遍遍地拖地,清洗一大堆的餐具,满头大汗的繁忙景象。实际观察不仅使学生对食堂工作人员产生敬意,而且使他们懂得了应该尊重和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不浪费饭菜,不往地上乱扔脏东西的道理。 

(3)“回报生活”活动。为社区做一件好事:或捡白色垃圾,或劝告周围人不随手乱扔垃圾,或几个同学一起向左邻右舍宣传环境保护的意义,或做好安全宣传工作。其实课余生活中的德育渗透是很多元的:像学校的花儿被同学掐断了;教室的地上有废纸;某学生把另一学生东西撞翻了等等,老师们可以紧紧抓住这些在校的渗透机会,随时了解和掌握学生行为品质问题和外界因素的各种动态,不失时机地开展随机教育,促使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逐步形成。

五、通过传统国学教育开展道德教育

在我国经典传统国学中,有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学校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在校内开展“国学”知识的学习。虽然传统国学中用词较为精炼,但是实践证明在反复诵读中,学生习得了很多礼仪。国学诵读可以成为语文课的一部分,但教师也要在组织学习国学的过程中,给学生适当的解释,这样更方便他们对内容的理解。当然,单纯的诵读还是不够的,还要教师积极正面的引导,教师用言传身教来让小学生们自觉去习得这些规范礼仪。最好把家长也组织起来,让家长参与到国学的诵读和学习中来,跟孩子们一起学习国学,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形成良好的国学学习氛围,慢慢地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习惯。

六、提高家庭道德教育意识

在实际教育中,家庭教育重智轻德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教育者应积极地引导家长,提高家长对孩子道德教育的重视度。具体来说,家长需要重视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亲情教育、感恩教育,注意孩子责任感的培养。总之,小学道德教育的良好开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顺利落实小学道德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相互配合,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其健康成长。

学校还可以通过红领巾广播站,从学生的角度去观察、参与学校的道德教育,人人都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出谋划策,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德育大环境。同时,还可以搭建校园与社区的徳育平台,通过网络互动,向家长们推荐家教知识、教育网站、电子读物,不断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更新教育方法,使道德教育从学校向家庭良性延伸,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基于关心的道德教育困境及其实践教育》 王慧霞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关心性”关系的建立》 郭娅玲 匡思蕾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Nov2013 vol12 No6

3.《浅谈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 瞿书苹

4.《谈国学经典教育与德育教育》 孙雪刚


单位: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安平镇王家摆小学

姓名:王金玉

联系电话:13832688090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淑阳镇书香新区4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