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就美学的观念,重点论及了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电影艺术和以逻辑思维为主的影评间的辩证关系.并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了电影观众的审美意向和美感享受的现实状况,从中论证电影电影艺术和电影观众在美学意义上的双重益助.

  • 标签: 影评 审美意趣 美学价值
  • 简介:这些年来,评片、论人、议事的述评之作,显得少有生气,缺乏活力。振聋发聩,指点迷津,开发心智的评论深居简出,难得见面,让人想起评论的淡化、软化和异化。也许时兴“休闲”,随手翻来,影片的拍摄报道、演员访谈,星星们的起居行踪倒是不少,连那些不屑一顾的事儿也上了桌面。如一位女演员在剧情中有与男友接吻的镜头,居然把对手说“舌头往哪儿放”也写进了文章,未免无聊。某些文章的标题、设计也花里胡哨,自然更少不了搔首弄姿的玉照倩影,显示出一种当今报刊“理所当然”的时尚。某些电影报刊的如此这般,目的是为了争取读者。读者至上,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原也没错,可是现在读者爱看什么就给什么,貌似尊重,却不免做了尾巴,导致迎合

  • 标签: 电影评论 电影工作者 电影事业 电影创作 主创人员 读者服务
  • 简介:<正>今年3月28日,当影片“球场风波”在哈尔滨上映结束后的第五天,哈尔滨日报及时地刊登了陈春旭同志批评这部影片的文章“一部违反生活真实的影片——简评“球场风波’”。这篇简评扼要地分析了影片里的人物形象,特别着重分析了影片对张主任的歪曲描写,指出这是一部反现实主义的思想上有严重错误的影片,“这样的影片,很难使人对生活有正确的了解,而只能把人们引导到错误的道路上去。”

  • 标签: 影片 现实主义 人物形象 日报 哈尔滨 发动群众
  • 简介:在现有的各种门类艺术中,评奖活动搞得最起劲、最繁多的,当首推电影。全世界有数不清的电影节,其中除了一部分是非竞赛性的不设奖项外,其余数以百计的国际或国内电影节全都设有名目繁多的奖项,总数将近或超过千种之多。几乎每个电影生产大国还都有各式各样的奖,国家...

  • 标签: 世界电影 电影研究 九十年代 影片 澳大利亚 大众化
  • 简介:许多年里,激进分子们与《乡村之音》的主要电影家安德鲁·萨利斯一直争论不休。他的来自“生命中枢”的护身符般的争辩术似乎通常瞄准着左派而不是右派。他强调形式大于内容的观点和他对美学的过分欣赏扭曲了他的许多观点。尽管如此,他对电影鉴赏和标准的贡献是值得重视的。别的不说,他至少刺激和推动了左派们把他们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加以条理化。正值《政治与电影》一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79)出版之际,《影友》杂志的特约编辑、WBAI—FM驻纽约办事处的电影项目制片人阿尔·奥斯特和《影友》杂志的特约编辑、《马克思主义者展望》(现已停刊)的文化编辑伦纳德·夸特,就在WBAI—FM采访了安德鲁·萨利斯。经过整理的谈话记录发表在《影友》1979年春季号上。

  • 标签: 伯格曼 符号学家 特约编辑 生命中枢 谈话记录 激进分子
  • 简介:中国电影如何在大银幕上“讲好中国故事”?主旋律电影如何赢得口碑?近日,半月谈记者就此专访了《人民日报》文艺评论版原主编、著名电影家向兵。正值国产电影《中国推销员》上映之际,对话就从这部备受关注的主旋律影片开始。

  • 标签: 《人民日报》 电影评论家 文艺评论 主编 营养 精神
  • 简介: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众多青年电影人的崛起,乃至跨界转型,成为推动中国电影变革的新生力量。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不断革新旧有的电影格局,2014年被称为互联网巨头全面进军电影产业的"元年"。以BAT(百度、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互联网公司,通过融资、并购和战略合作等形式纷纷切入影视行业,互联网将全面改变影视行业的融资、制作、营销和盈利模式,并成为影视内容重要的营销平台、销售平台,IP平台及衍生价值实现平台。

  • 标签: 电影创作 中国电影 影视行业 电影评论 腾讯 影视内容
  • 简介:《霸王别姬》作为目前为止唯一一部荣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的中国电影,已无可辩驳地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高峰。但该片竟然是导演陈凯歌在美学追求上的一次后撤之作,利用了典型的情节剧模式,但因其史诗追求和对人性的深度刻划,并没有自低品位,导演更借影片表达了对艺术与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

  • 标签: 《霸王别姬》 陈凯歌 情节剧 史诗追求 传统文化
  • 简介:摘要:面对现今网络上巨大的在线客户反馈,快速有效地识别和选择有用的反馈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是基于对体验式传播在电影的在线评论,结合文本分析和实践方法,研究影响在线评论有效性的因素,二度创作影响在线评论有效性的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预测在线评论有效性。

  • 标签: 口碑 在线评论 有用性 文本特征
  • 简介:按理讲要写一篇介绍当前美国电影现状的文章,首先要到电影院看一些正在放映的美国电影,于是我利用暑期一连几天泡在电影院中,同时竖起耳朵听观众们的反映。从观众的反映和美国一些杂志的调查报告来讲,98年美国电影工业似乎开始出现复苏和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于是我象...

  • 标签: 美国电影 当代美国 好莱坞电影 电影理论 女权主义者 影片
  • 简介:也许是战争、贫困或者其他的原因吧。伊朗电影的气质着实与众不同。电影《小鞋子》(或译作“天堂的孩子”)是那么清新淡雅,朴实无华。但又紧紧扣动着我的心。

  • 标签: 电影 鞋子 伊朗
  • 简介:第25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暨第3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在9月落幕了。创办于1992年的金鸡百花电影节是由中国文联和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每年一届、为期4天的国际性影展,每年都会在中国各大城市轮流举办。

  • 标签: 电影奖项 百花奖 评选机制 与时俱进 中国电影 中国文联
  • 简介:中国影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进步,但问题依然是主要方面。中国影评存在着极端个人化、唯功利化、片面化和粗俗化现象,落后于电影生产和电影理论的发展步伐,遭遇了与电影资本、媒体、学科建设和自身的矛盾,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众需求等诸方面不相适应。在后改革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背景下,书写中国电影的新影评,需要在整合政府管理、建设队伍、加强行业自律等层面下功夫。

  • 标签: 后改革时期 中国电影 新影评 网络影评
  • 简介:一、1982年10月,第44期发行量突破52万份。全年盈余34万多元。被评为贵州省文化局电影系统先进集体。二、1983年7月,创办全国第一家电影知识刊授班,此后三年间共收学员六千余人。该班后转为贵州省电视大学电影专业。三、1986年4月,举办“上海读者评刊会”,听

  • 标签: 电影评介 读者评刊 余人 上海工人 征文比赛 报刊整顿
  • 简介:一、背影透视谈论九十年代的中国电影,不可忽视在此以前发生的两件事:第一是1988年2月,《红高梁》(张艺谋导演)荣获第三十八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这是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在国际上取得一系列成绩后达到的第一个高峰,据统计,当年共有三十二

  • 标签: 中国 九十年代 发展 电影事业 市场 精品战略
  • 简介:一、新中国电影的起步(1949──1952)(一)电影指导思想的确立与影评园地的开辟由于中国社会与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的深远影响,中国人对电影之认识的特点是,一般只乐于或善于对个别影片与具体的电影现象发表议论,而对于涉及到电影的本质、本性、创作方法等方面属于宏观把握的理论问题,则缺乏深入系统地进行理性探讨的兴趣和习惯。1949年前中国电影理论与评论状况大抵如此,进入到新中国电影时期,在这个问题上也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不过,随着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全面展开,以宣传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影片与评介国产影片,消除以美国好莱坞为代表的西方电影影响为己任的电影批评,则比较活跃,并对电影创作

  • 标签: 中国电影理论 电影艺术 新中国初期 电影剧 新中国电影 电影评论
  • 简介:一段疑固的历史,一个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日子,十三位裹挟着秦淮河香脂红粉的风尘女子演绎出一部撼人心魄的史诗--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显然是一部紧掐国人痛穴的电影。和所有关于这场民族伤疤的影视作品一样,电影让中国观众直面那些在七十多年前声嘶力竭的严冬地狱痛苦死去的同胞,再一次把民族最悲情的那段历史摆了出来。本刊遴选了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解读了这部“民族伤痕电影”。

  • 标签: 电影 金陵 专题 评论 一个中国 风尘女子
  • 简介:《遗愿清单》讲述的是两个来自不同阶层的陌生人最终因一份清单而意外地走在一起.互相激励并在“去世”(这是“翘辫子”的委婉说法)前完成清单上的愿望的故事。要达成这个目标是极其困难的,因为两位老人罹息癌症,捱不到一年。

  • 标签: 影评 清单 陌生人
  • 简介:理查德·阿贝尔编的这套两卷本的《法国电影理论与评论,1907—1939》富于创新,论述全面,读后使人耳目一新。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可以被称为一种对电影研究的独特贡献。阿贝尔在书中不仅揭示了法国电影理论与电影的形成时期,而且详尽地追溯了它与法国电影文化主流的种种联系。此书的体例也有独特之处——阿贝尔把以前难以见到的原著同历史与文化的透彻

  • 标签: 电影理论 法国电影 电影评论 电影研究 阿贝尔 文化主流
  • 简介:菲利普·洛佩特编纂的《美国影评人文选:从默片时代到现在》(增订版)(以下简称《美国影评人文选》一书编选7自20世纪初一直到21世纪以来美国主要知名影评人的重要文章。该书于2006年首次出版,当时收录影评人69位.2008年又增加了3位与网络影评关系更为紧密的当代影评人,使其收录作家达72位.成为美国电影百年来涵盖面最广、最全面的历史文集,在美国影评界及普通读者中都引起了较大反响,是一部了解美国电影史的必读之作。

  • 标签: 电影评论 美国电影 文选 创作 普通读者 增订版